那艺娜为'网红变现'这个老课题,提供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却极具诱惑力的全新样本。当58岁的她以'退票'互动席卷全国Livehouse时,这场始于短视频的逆袭正改写着中国娱乐产业的底层逻辑。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马吉英
见习记者 陈浩
编辑|马吉英 见习编辑|张昊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5年6月至8月,那艺娜完成28城28场巡演,创下'一日两城'的行业纪录。这个密度在传统演唱会市场难以想象,却因58岁的年龄标签引发'虐待老人'的戏谑讨论。每场演出的标志性场景正在复制:
当那艺娜身着闪亮礼服登场,用严肃语气问'宝贝们,今天要退票吗?',台下瞬间爆发的'退票!退票!'声浪,与随后响起的《爱如火》形成魔性对比。手机闪光灯组成的星海中,Z世代用集体狂欢解构着传统演出规则。
摄影:陈浩
后台的混乱印证着这场非典型巡演的特殊性。8月北京站前,刚结束天津演出和《时尚芭莎》拍摄的那艺娜,仅有2小时妆发时间。粉丝与媒体的围堵中,表妹不得不提前清场保障其用餐——这已是第103场线下演出的常规状态。
本名翟革英的那艺娜,1967年生于湖北钟祥。前55年的人生轨迹与千万农妇无异,直到2022年接触短视频后,命运发生戏剧性转折:
这种逆袭建立在独特的'情绪产品'逻辑上。与传统演唱会强调专业度不同,那艺娜的现场更像大型沉浸式剧场:
'她的巡演是共创型娱乐,观众不是来看表演,而是来参与狂欢。'早期策划人明仔指出,'当全场齐喊退票时,解压阀就被打开了。'
那艺娜的商业价值重构始于体系化运营。2024年加入的'明大侠'团队,将线上黑粉文化转化为线下卖点:
摄影:陈浩
这种策略形成正向循环:粉丝现场片段自发传播,助推那艺娜7次登上热搜。某品牌活动演唱新歌《辣一辣》时,直播间涌入24万用户,较平日翻倍。
当团队将目标锁定'60岁前登鸟巢'时,运营短板开始显现:
但那艺娜保持着清醒认知:'花无百日红,肯定有过气那天。'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其穿越流量周期的关键。
那艺娜现象揭示着Z世代娱乐消费的深层变革:
摄影:陈浩
正如《坚强笨女人》歌词所写:'见过彩虹也见过乌云,都笑着从容走过。'这场始于田间地头的逆袭,正在改写网红经济的生存法则——当传统明星还在纠结人设崩塌时,那艺娜们已用真实的粗糙感,构建起新的娱乐生态。
在这个算法驱动的时代,58岁的那艺娜证明:流量奇迹或许会暂停,但关于娱乐本质的探索,永远值得99元的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