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民生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264.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3%,以实际行动诠释绿色金融战略担当。
文/每日财报 张恒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金融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民生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基因,通过体系化创新与生态化布局,构建起覆盖信贷、债券、跨境金融等多元场景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战略领航:绿色金融成为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达3264.85亿元,较年初新增286.81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其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构建了“顶层设计-专业能力-产业渗透”三位一体的发展框架。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绿色贷款有望在十年内成为银行业第一大信贷投向。政策层面,《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等重点支持领域。在此背景下,民生银行以“服务大众,情系民生”为使命,通过金融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金融已成为其最鲜明的品牌标识。
创新驱动:构建全场景绿色服务体系
创新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民生银行打造的“民生峰和”产品服务体系,通过细分场景创新与综合服务模式升级,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区域布局上,该行采取“一地一策”策略。例如,南京分行针对无锡“环保之都”与常州“新能源之都”的产业特色,组建专业团队深入调研危废处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形成行业研究报告并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这种精准施策的模式,有效推动了重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碳金融创新方面,民生银行同样走在前列。2025年4月,该行与武汉碳普惠合作推出全国首个个人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项目,市民通过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行为积累的碳积分,可在“民生楚惠Life”小程序兑换利息红包。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提升了公众参与度,更为碳金融市场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生态协同:打造绿色金融示范样本
民生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呈现出“多点突破、生态协同”的特征。在信贷领域,该行推出“农户光伏贷”“农牧贷”等特色产品,并落地产业转型碳足迹挂钩贷款、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挂钩银团贷款等创新业务。其中,“民生碳e贷”等产品通过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绩效挂钩,引导资金流向低碳领域。
绿色债券市场同样活跃。2025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发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资金专项用于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项目。同时,该行积极参与“碳中和”、乡村振兴主题债券投资,形成资金与项目的良性循环。
跨境金融方面,香港分行依托“一个民生”协同机制,通过绿色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工具,为战略客群提供跨境绿色融资解决方案。截至上半年末,其绿色业务资产规模达217.58亿港元,同比增长8.01%。
子公司民生金租则聚焦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通过融资租赁支持光伏、风电等设备更新,提升企业绿色资源利用效率。其创新实践荣获《南方都市报》“2024年度绿色金融标杆企业”称号,彰显了集团化作战的协同效应。
从战略顶层设计到产品服务创新,从境内业务深耕到跨境生态构建,民生银行正以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金融实践,书写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条越走越宽的绿色之路,不仅为自身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更为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民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