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0月16日讯 海南华铁(603300.SH)10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公司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将全力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国庆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海南华铁突然公告称与杭州某公司签署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终止。该协议原计划为期五年,预计每年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收入,对持续增收不增利的海南华铁而言堪称"救命稻草"。
但现实却充满戏剧性:在协议签订后的7个月内,该订单始终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状态。更蹊跷的是,协议中明确约定的20%违约金条款在终止公告中完全消失,而作为合同相对方的"杭州X公司"自始至终未被披露真实身份。
10月9日复牌后,海南华铁股价开盘即跌停,卖一位置堆积26.42亿元卖单。上交所当晚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说明订单签署、终止全过程及信息披露合规性,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作为传统建筑设备租赁企业,海南华铁自2021年起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营业收入从26.07亿元增至51.71亿元,但净利润却在2024年回落至6.05亿元。为突破瓶颈,公司先后布局低空经济、RWA资产代币化等热点领域,最终在2024年5月宣布斥资10亿元跨界算力赛道。
据公开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但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算力业务收入仅1.28亿元,占比4.6%,2024年全年实际收入更只有1200万元。更值得警惕的是,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未单独披露算力业务收入,引发投资者对转型真实性的质疑。
这场风波中,股东动向格外引人注目。知名牛散章建平一季度以4.23%持股比例新进前十大股东,但到二季度末已彻底消失。与此同时,原实控人胡丹锋(现第二大股东)在9月30日解除全部1.77亿股质押后,突然终止原定减持计划并宣布将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
市场分析指出,胡丹锋此举意在稳定股价,但10月9日开盘跌停的现实表明,投资者信心已遭受重创。近四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14%,较7月底高点12.77元累计跌幅超30%,10月16日收盘价仅8.71元。
此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将海南华铁推入更严峻的考验。根据《证券法》规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最高可处100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最高处500万元罚款。更关键的是,在算力订单终止、股东减持、监管调查三重压力下,公司宣称的"智能算力业务转型"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截至目前,海南华铁尚未就37亿订单终止原因作出实质性说明,神秘合作方"杭州X公司"的真实身份仍是未解之谜。这场始于算力订单、演变为信息披露危机的风波,正在考验着这家跨界企业的生存智慧。
部分内容参考自:第一财经、大众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