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3.4万家企业客户,扩展多元化业务场景
作者 | 赵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在酒店大堂中穿梭的智能机器人,如今已成为科技服务的标志性场景。而在这背后,一家明星企业正以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2025年10月16日,被誉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的云迹科技(2670.HK)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20.5港元/股,较发行价95.6港元/股上涨26.05%,市值达82.81亿港元。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但其在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的领先地位、亏损逐年收窄的趋势,以及“特专科技公司”通道的加持,使其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智能体是一种具备自主感知、记忆、推理分析、决策和行动执行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可分为具身智能体(与物理机器人结合)和离身智能体(依赖智能系统)。云迹科技开创性地构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离身智能(AI系统)”双引擎驱动的智能服务生态,通过复合多态机器人UP与自研的HDOS(AI数字化系统)协同,灵活适配多场景需求。
与传统机器人不同,云迹科技的智能服务生态具备高度灵活性,软硬件系统均支持定制化配置,可快速响应动态变化。例如,在酒店场景中,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通过客房服务、查询应答、产品报修等功能提升宾客体验,同时减少人力需求,维持高效服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从18亿元增至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8%。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3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提升至29.3%。
图源:罐头图库
目前,云迹科技在机器人智能体市场上表现突出。2024年,公司同时在线的机器人日均数量达2.7万台,单日高峰超过3.6万台,全年完成超5亿次端到端服务,服务消费者达2.3亿人次,排名全球第一。以国内酒店场景收入计,云迹科技2024年市场份额达13.9%,位居行业首位。
随着国内酒店数量从2020年的25.6万家增至2024年的34.9万家,预计2029年将达54.8万家,酒店业对服务质量及个性化体验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扩张。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从2.33亿元收窄至2756万元。从收入来源看,酒店场景占比分别为70.1%、95.1%、83%,已落地超3.4万家酒店,包括万豪、洲际、凯悦等全球知名集团。
在巩固酒店场景优势的同时,云迹科技也在拓展非酒店场景。截至2025年5月底,公司已服务150余家医院,落地北京协和医院、立讯集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标杆客户。非酒店场景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4.9%提升至2024年的17%,新增合约163份,同比增长79.1%,合约金额达5110万元,同比爆增1444.7%。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酒店业数字化报告》显示,超过80%的中大型酒店已实现营运数字化,加速了机器人与酒店服务的融合。此外,外卖行业的兴起刺激了客房送餐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的应用。政府实施的补贴和激励政策也促进了市场增长。
随着AI技术的进步,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除了饭店和餐厅,智能体还可部署在工厂、医疗机构、金融领域(欺诈监测、合规监控)及零售电子商务领域(产品推荐、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现代商业的关键基础设施。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90亿元增至2024年的9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8%,预计2029年将达602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3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8%,预计2029年将达2240亿元。
政策层面,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2021年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2023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多项政策的出台,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竞争格局来看,以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计算,云迹科技占有6.3%的市场份额,前五大参与者合计仅占25.4%,73.6%的市场份额由中小型参与者占据,市场呈现适度集中态势。
本次IPO,云迹科技预计募资5.9亿港元,其中3.54亿港元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公司已拥有389项发明专利、33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55项外观设计专利,参与制定26项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云迹科技的技术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巩固其在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源:罐头图库
你对机器人行业还有哪些了解?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