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
为化解退市危机,*ST南置(002305.SZ)宣布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泷临置业有限公司出售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这一举措被视为公司“保壳”的关键一步。
根据*ST南置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及《关于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问询函>的公告》,此次交易涉及剥离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交易对价仅为象征性的1元。
连续四年亏损,退市风险迫在眉睫
公告显示,*ST南置近年来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4年,公司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为-17.53亿元,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的退市风险警示条款,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ST”标识。
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51亿元。根据规则,若次一年度期末净资产仍为负值,交易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1元交易能否“起死回生”?
公司方面表示,通过剥离持续亏损的地产业务,可提升资产质量,为后续转型创造条件。交易完成后,截至2025年4月末,上市公司归母净资产预计由负转正至5.38亿元(未考虑税费),从而规避“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的退市红线。
然而,交易能否在年内完成仍存不确定性。时代周报记者就资产出售进度及2025年净资产转正可能性等问题致函*ST南置,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剥离重资产,转向轻资产运营
此次出售的标的资产为*ST南置主营业务核心板块。2024年,标的资产实现营收27.3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92.10%。但盈利能力堪忧:2023年至2025年1-4月,标的资产毛利率分别为-79.41%、-18.94%、-83.58%,净利润累计亏损超51亿元。同期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09.97%,评估价值为-29.34亿元。
交易完成后,*ST南置资产规模将大幅收缩。以2025年1-4月数据测算,资产总额减少94.67%,营收下降77.13%,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由负转正至5.38亿元,净利润减亏6.78亿元。
公司未来将聚焦商业运营、产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产业园及长租公寓的运营管理。2025年4月30日以来,已签署多个轻资产项目协议,涉及合同金额0.61亿元。
历史沿革:从扩张到困境
*ST南置成立于1998年,以商业地产起家,2009年成为地产行业IPO重启后首家上市的商业地产公司。2012年,创始人许晓明向电建地产转让股份,后者于2014年成为第一大股东。
电建地产入主后,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等方式提供支持。2015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49.97亿元,货币资金同比增长86.51%。此后,*ST南置加速全国布局,项目覆盖北京、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
但扩张并未带来盈利增长。2015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3.74%,2019年首次亏损3.55亿元。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58亿元。亏损主因包括:前期高地价项目成本过高、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售价承压、商业地产出租业务受行业下行影响,以及资产减值计提。
仅2021年至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总额达20.29亿元,直接减少净利润18.68亿元。
控股股东多次施救,效果有限
电建地产曾尝试通过重组扭转局面。2020年,*ST南置拟吸收合并电建地产,但2021年10月交易终止。2024年,公司向电建地产旗下子公司出售3个项目股权,获利5.38亿元。
然而,2025年上半年业绩依旧低迷:营收8.20亿元,同比下降39.54%;净利润亏损8.98亿元。此次1元抛售地产业务,能否成为公司“绝地求生”的关键,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