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成都报道 近日,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正式发布《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为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提供了权威分析。报告显示,成都凭借持续优化的人才生态,连续六年入选该榜单,位列全球第52名、全国第七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西部人才高地的地位。
▲图截自《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
《报告》指出,城市人才黏性指数衡量的是城市对人才的吸引与留存能力,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价值创造、环境宜居及生活便利性。自2022年起,该报告由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研究,并由北京国际人力集团发布,已成为全球人才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本期《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为第六期,从经济基础、创新潜能、文化开放、生态健康、社会福利、公共生活六大维度,对全球45个国家125个城市展开评估。结果显示,2025年全球人才黏性前十城市依次为: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巴黎、北京、伦敦、悉尼、新加坡、上海和首尔。中国城市中,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长沙、澳门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成都连续六年入围全球百强。
▲图截自《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
报告分析显示,2025年欧美城市在综合得分上仍具优势,但亚洲城市崛起势头显著。全球约33.6%的城市排名提升,其中亚洲占比达35.6%,超越欧洲(30.3%)和北美洲(30.4%)。中国城市形成清晰梯队:北京、上海进入全球前十,构成第一梯队;香港、深圳、杭州、广州、成都等7城进入全球前60,为第二梯队;澳门、武汉等8城跻身全球前100,为第三梯队。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城市人才黏性表现突出,西部仅成都、重庆进入全国前四梯队。六大评估维度中,北京、上海在经济基础与社会福利维度领先;深圳在创新潜能维度表现优异;香港、澳门在文化开放维度领跑国内。
成都在六大维度的具体排名为:经济基础第69位、创新潜能第37位、文化开放第105位、生态健康第89位、社会福利第54位、公共生活第12位。
▲图截自《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
本期报告首次专题分析人工智能与城市人才黏性的关联。研究发现,全球综合排名前30的城市贡献了近40%的AI科研成果,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人才吸引力。其中,北京在AI领域表现全球领先,论文发表量、专利批准数量及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均居首位。
根据论文发表数量、被引次数等指标筛选的全球461名人工智能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中,北京(54名)、香港(22名)、上海(19名)、成都(19名)位列前五,成都与上海并列全球第四,成为西部唯一进入前五的城市。
▲图截自《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
报告指出,排名前30的城市在AI科研产出方面表现突出,其共同特征包括发达的科研基础设施、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及开放的人才政策。全球AI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五大集群,北京作为中国集群核心,与上海、深圳、香港及新加坡等城市合作密切。
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全球城市将围绕AI技术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与竞争。未来,依托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人才生态,将成为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图截自《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
编辑 侯春萍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