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特变电工并购曙光电缆:剑指核级电缆市场新蓝海

时间:2025-10-17 17:29:3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特变电工并购曙光电缆:剑指核级电缆市场新蓝海



10月16日晚间,特变电工(600089)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电装集团”)拟以自有资金9.46亿元受让扬州曙光电缆2.25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电装集团将持有曙光电缆74.1942%股权,取得实际控制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一动作标志着特变电工正式切入高端电缆市场,尤其是核级电缆领域。

战略转型:从传统电力到高端特种电缆

特变电工核心业务长期聚焦输变电设备、新能源(多晶硅、光伏电站)及能源新材料(煤炭、高纯铝)领域。然而,传统电力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持续承压。此次并购曙光电缆,被视为其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曙光电缆成立于1990年,是国内领先的电线电缆制造商,产品覆盖超高压、中低压电力电缆及特种电缆,尤其在核电、轨道交通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其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缆、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等产品,已为秦山核电、三门核电等重点项目及国家电网提供配套。特变电工看中的正是曙光电缆在特种电缆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认可度。

曙光电缆:技术壁垒与业绩稳健性

曙光电缆产品线涵盖20余个系列,在核电、轨道交通等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稳定在20亿元左右,净利润从0.75亿元增至1.24亿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这种稳健性为特变电工提供了稳定的利润补充。

特变电工表示,并购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曙光电缆的组织架构,提升线缆产品产能与盈利能力。双方结合后,特变电工有望成为电缆领域产品最齐全的供应商之一,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核级电缆市场:千亿投资下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核电年均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叠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出口需求,特种电缆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核能作为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核电项目的增加将直接带动核级电缆需求增长,为特变电工提供新的增长点。

然而,全球核级电缆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厂商如Prysmian Group、Nexans占据技术高地,国内企业如安徽电缆、尚纬股份、江苏上上电缆等也在市场份额与产品质量上领先。特变电工需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千亿营收目标下的多元化布局

特变电工作为新疆千亿级企业,业务已涵盖电气设备、煤炭、新能源、黄金、贸易等多个领域。2024年,其营收达978亿元,但近三年增长停滞,净利润从2022年的228.5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35.98亿元。新能源板块的多晶硅价格战与煤炭价格下跌,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

为突破瓶颈,特变电工加速多元化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在建工程达156.68亿元,涉及新能源电站、煤制天然气、水电站等46个项目。其中,11个重点项目的投资预算达667亿元,建成后将推动固定资产增长近80%。

然而,融资压力随之而来。新能源电站、煤制天然气、水电站三大项目的投资金额分别为283亿元、170亿元和81亿元,目前建设进度低于20%,仍需456亿元资金。2025年9月,特变电工宣布发行80亿元可转债,用于煤制天然气项目,以缓解资金压力。

未来展望:项目落地或重塑业务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特变电工的在建项目一旦投产,将显著优化其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例如,煤制天然气项目若成功,可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新能源电站与水电站项目则能强化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

但若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特变电工可能面临增长目标压力。如何在多元化扩张中平衡风险与收益,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