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业双雄蒙牛与伊利再次因包装设计问题对簿公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蒙牛"精选牧场"牛奶包装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伊利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这场持续数年的商业纠纷,再次将乳制品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案件源于2023年底伊利的市场发现:蒙牛推出的"精选牧场"纯牛奶与自家"金典"系列存在显著包装相似性。两款产品均采用乳白色底色搭配墨绿色元素,正面左上方均为墨绿色底框配白色字体,"纯牛奶"字样与净含量标注的字体、颜色、位置完全一致。更引人注目的是,蒙牛产品仅在包装侧面以小字标注品牌,而"精选牧场"标识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不具备来源识别功能。
伊利提交的公证材料显示,全国20个地区的商超常将两款产品并排陈列,"精选牧场"售价较"金典"低15%-20%。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82.6%的受访者认为包装相似,67.8%和74.7%的消费者分别将相似原因归结为整体视觉效果和颜色搭配。电商平台截图更显示,部分消费者误将"精选牧场"当作"金典"购买,代理商不得不特别标注"非金典产品"。
面对指控,蒙牛提出三项主要抗辩理由:其一,绿色包装、奶牛牧场图案等属于行业通用设计元素,"精选牧场"品牌自2014年运营至今,包装设计属自有风格延续;其二,两款产品存在明显差异,如"精选牧场"顶部有指南针地图元素,采用素描风格插画,右上角标注"中国国家地理"商标;其三,牧场相关元素属于公共领域设计,不具有独创性。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单个设计元素可能具有通用性,但蒙牛产品在主商标展示、色彩搭配、元素组合等方面与伊利"金典"构成实质性相似。尤其当产品并排陈列时,普通消费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区分两者,客观上造成了市场混淆。最终判决驳回蒙牛上诉,维持一审赔偿500万元的判决。
这并非两家乳企首次因包装设计对簿公堂。2012年伊利推出"QQ星"儿童奶后,蒙牛于2015年跟进"未来星"酸奶饮品,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认定包装装潢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赔偿200余万元。2023年伊利又起诉蒙牛旗下现代牧业公司,案件以对方更改包装并支付98万元补偿款和解结案。此外,蒙牛2010年申请注册的"巧脆兹"商标因与伊利"巧乐兹"高度近似,被商标局裁定不予注册。
频繁的诉讼背后,是蒙牛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经营挑战。财报数据显示,蒙牛2024年上半年营收415.67亿元,同比下滑6.95%,与伊利的619.33亿元营收差距扩大至200亿元。净利润方面,蒙牛20.46亿元的盈利不足伊利72亿元的三分之一,毛利率也较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至39.1%。
案件判决引发社会广泛讨论。部分网友将此与汽车行业设计争议类比,指出"若按此标准,某些车企赔偿金额将远超乳业"。法律界人士指出,包装装潢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企业应在创新设计上下功夫,而非通过模仿获取市场优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案件提醒在购买时需仔细辨别商品标识。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加强乳制品行业包装装潢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搭便车"、"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场价值500万元的商业纠纷,最终给行业留下的不仅是法律判例,更是关于创新与诚信的深刻启示。
互动话题:您如何看待企业包装设计相似问题?欢迎扫码进群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