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湾芯展聚焦:新凯来引发热议,半导体产业协同攻克高端芯片

时间:2025-10-17 22:04:58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10月17日消息,今日,2025湾芯展正式闭幕。本届展会汇聚了超过600家半导体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中深圳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凯来”)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新凯来受到广泛关注,背后反映出大众对国产光刻机及高端芯片技术突破的殷切期待。国内半导体产业要实现高端芯片的追赶,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努力。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本次湾芯展上,相关企业正从各个技术路径和产业环节,共同向高端芯片发起全面进攻。


新凯来展台

没有新品、没有光刻机,新凯来为何仍受追捧?

10月15日上午,展会刚开馆,新凯来的展台便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疑问:“光刻机呢?”此前,市场上曾流传“新凯来光刻机”的相关传闻,不少观众正是冲着光刻机而来。然而,红星资本局在现场并未发现光刻机产品的相关展示。

现场工作人员向红星资本局透露,新凯来此次并未发布DUV光刻机(EUV光刻机的前一代产品),也没有展出其他新品。

在产品门类方面,根据现场资料墙的介绍,新凯来的产品主要分为量检测装备和工艺装备两大门类。其中,量检测装备涵盖光学检测、光学量测、物理与X射线量测三个板块;工艺装备则包括刻蚀、扩散、薄膜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下又分别包含1至4款具体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新凯来是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的成员企业,背靠深圳市国资委。成立仅四年时间,其产品便已覆盖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多个核心环节。对此,有产业链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这已是很大的突破,因为半导体设备行业壁垒高,一般公司能做好其中一个环节就已属不易。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华西证券的研报指出,目前半导体设备的整体国产化率不足20%,仍处于相对低位;而在光刻、量/检测、涂胶显影、离子注入设备等领域,国产化率甚至低于10%。

也有产业链人士指出,新凯来可能潜力较大,但现阶段出货量仍然较少。与此同时,在刻蚀、扩散、薄膜等其所涉及的领域,国内已有其他企业布局多年,竞争依然激烈。

投资人士叶葳表示,对于新凯来实力的判断,还需综合后续产品的应用情况以及各企业的反馈。

市场期待高端芯片突破,半导体企业集中发力

新凯来受到追捧的背后,实际上是大众对国产光刻机及高端芯片实现突破的强烈期待。

国内半导体产业要追赶高端芯片,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努力。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本次湾芯展上,半导体企业正从各个技术路径和产业环节,共同向高端芯片发起全面进攻。

尽管新凯来此次没有新品发布,但其两家子公司——启云方和万里眼,均发布了实现国产技术突破的新品。

其中,万里眼发布的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将助力先进半导体产业的研发。万里眼方面向红星资本局确认,该设备可支持7nm及以下工艺智算芯片的高速接口测试。


万里眼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现场

红星资本局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高速实时示波器也是国内高端芯片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之一。以AI芯片为例,7nm及以下工艺的芯片高速接口测试需要带宽60GHz到90GHz以上的实时示波器。目前国际上最高端的示波器已达到110GHz的水平,而国内厂商大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此前国产示波器的最高带宽仅为8GHz至18GHz。万里眼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的发布,将国产示波器的性能提升到原有水平的500%,性能水平位列全球第二。

长期以来,芯片性能提升主要依靠制程推进(摩尔定律),但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业界开始探索制程演进之外的提升芯片性能的路径。其中,先进封装成为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产业界着重发力的方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湾芯展上,珠海硅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芯科技”)与主办方共同策划,联合产业链上下游30多家企业打造了“Chiplet与先进封装生态专区”,该专区人气颇旺。据悉,作为国内专注于2.5D/3D堆叠芯片EDA平台研发的企业,硅芯科技希望通过EDA工具链贯通设计与制造环节,助力先进封装产业的协同发展。

据硅芯科技资深产品市场经理赵瑜斌介绍,近年来国内先进封装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许多工艺尚未达到稳定水平,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产业界的协同努力。以EDA工具为例,配套的堆叠芯片设计软件多依赖国际三大EDA软件巨头,即便如此,现有EDA工具仍无法满足国内多元化先进封装方案的需求。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及其团队提出的从系统工程角度创新,实现基于国内成熟制程产生国际一流性能水平系统的技术路径,目前该技术路径正由晶上联盟推动。

在湾芯展上,晶上联盟项目负责人王亚会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依托软件定义晶上系统(SDSoW)技术,通过晶圆级高密度集成与晶上生成式结构计算的连乘效应,突破了摩尔定律趋缓的瓶颈。在本次展会上,该系统也展出了原型机,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应用落地。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符小茵 摄影报道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高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