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 文/图)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为主题的全球制造业盛会,通过2万平方米展区、10大综合展区及全空间无人体系互动区,全方位呈现中国及安徽制造业在智能化、高端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其中,人形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的“流量担当”,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互动。
观众在巨屏前驻足观看(图:中国商报)
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首次设立的智能机器人展区成为人气焦点。4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工业、生活、创新三大场景的机器人应用: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轮臂机器人可完成叠衣服、擦桌子等精细动作;中科深谷的按摩理疗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搭载AI算法,实现“望闻问切”式健康检测;安徽阿拉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心理健康机器人则能根据用户情绪即时匹配干预方案。
儿童与编程机器人互动(图:中国商报)
深圳大象安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火星美女”机器人更引发围观热潮。这些具备舞蹈、歌唱、陪聊功能的机器人,通过门店迎宾导览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公司商务总监林锦帆表示:“首次参展即感受到观众对人机交互的强烈兴趣,这验证了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透露,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具身智能产业正形成多极发展格局,区域创新特色日益鲜明。
作为大会核心板块之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汇聚31家头部企业。奇瑞汽车首发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该车型采用超紧凑对接技术,可实现陆空无人驾驶模式切换,目前已完成试飞;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成为“打卡神器”,上市三个月订单突破1.2万台;蔚来ET9基于NT3.0平台展示高阶智驾能力,比亚迪仰望U7则凭借“易四方”四电机系统展现超强动力性能。
观众体验尊界S800(图:中国商报)
动力电池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国轩高科展出金石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60Wh/kg;中科海钠推出方形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超5000次;弗迪电池的刀片电池通过针刺试验,安全性获广泛认可。
大国制造展区集中呈现海陆空领域重大突破。中国铁建自主研制的“京华号”盾构机直径达16.07米,刷新我国隧道掘进装备纪录;深空探测实验室载人月球车模型可承载2名宇航员,续航里程达30公里;芜湖造船厂Arc7级极地LNG运输船具备双向破冰能力,可在2.1米厚冰区航行,彻底打破北极航道季节限制。
观众参观“京华号”盾构机模型(图:中国商报)
量子科技领域,国盾量子展出的冷原子重力仪已完成国际首次组网观测,为地震预警、资源勘探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持。该设备在2024年已为多省地震局提供服务,标志着我国量子传感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自2018年创办以来,世界制造业大会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全球制造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通过规模扩容、内容深化和国际化升级,进一步凸显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