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场聚焦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一系列关键数据与官员表态正重塑市场对降息路径的预期。在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后,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集体刷新历史纪录,而即将公布的通胀指标与官员密集发声,或将成为影响后续政策走向的核心变量。
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市场流动性预期显著改善。本周,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纳指年内累计涨幅超17%,标普500指数涨幅达13%。这一表现背后,是华尔街对美联储未来将采取更激进降息措施的强烈预期。据LSEG数据显示,期货市场押注美联储基准短期利率将在2026年底降至3%以下,远低于当前4%以上的水平,也低于美联储官员预测的3.4%。
高盛集团对冲基金业务主管Tony Pasquariello在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已明确释放后续降息信号,股票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看涨情绪推动周期股相对防御股的走势再创新高,显示投资者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增强。
市场目光集中于9月26日将公布的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这一被美联储视为关键通胀指标的数据。鲍威尔在本周新闻发布会上预计,8月PCE通胀率同比上升2.7%,核心PCE同比上升2.9%,并强调当前假设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影响是短暂的,但需警惕“通胀顽固存在”的风险。
若数据表明关税政策未显著推高物价,将为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扫清障碍。Wedbush股票研究主管Seth Basham提醒,鉴于美联储政策路径非预设且内部存在分歧,未来劳动力市场与通胀数据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下周,美联储官员将进入“发声高峰期”。其中,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的表态备受关注。米兰在本周议息会议上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并在9月19日讲话中重申,以每次50个基点的幅度逐步降至中性利率是合理选择。这一立场与部分官员的谨慎态度形成对比,显示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节奏存在分歧。
除米兰外,其他FOMC票委也将密集发声,其政策信号可能扰动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官员对经济前景与利率路径的最新判断。
当前市场对降息的乐观预期,部分源于对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市场降温的担忧。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美国劳动力增长停滞预示潜在经济增长放缓,将对中性利率构成下行压力。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未如预期推升通胀,核心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为降息提供了合理性。
然而,分析人士警告,市场可能过度乐观。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Ed Al-Hussainy表示:“市场有点兴奋过头了,美联储官员一向保守,他们不想过度刺激经济,因为通胀仍潜伏在美国经济体系之中。”一旦美联储行动偏谨慎,借贷成本可能迅速反弹,迫使交易员调整仓位。
此外,特朗普近期任命首席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为美联储理事,并试图撤换理事库克,这一人事变动也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关注。投资者需警惕政策预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投资者对短期利率的预期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借贷成本。若降息预期兑现,美债收益率下降将带动抵押贷款利率与企业债利息成本走低,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动。但若预期落空,资产价格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锦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