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随着今年“双11”购物节的临近,京东、天猫等头部电商平台纷纷将AI技术作为核心战略,加码布局。AI如何重塑人们的消费体验?又如何为商家经营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在这个技术创新的校验场上,AI无疑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在淘宝打造好用、有用、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给商家带来生意增长的AI。”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在天猫“双11”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是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
凯夫进一步阐述了阿里巴巴的AI战略出发点:利用新技术为商家带来生意增量,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具体而言,其AI战略聚焦于三大层面:一是通过AI大幅提高匹配效率,利用搜索、推荐和广告引擎,为商家精准找到目标用户,同时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心仪商品;二是将AI作为生产力工具,覆盖店铺运营、素材生成、营销、客服等全链条环节,切实为商家降本增效;三是积极探索AI产品的新形态,如本次发布的AI万能搜、AI帮我挑、AI试衣等6款导购应用,通过自然对话、智能筛选和多模态搜索,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购物导览体验。
无独有偶,京东也将本届“双11”视为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京东通过提供“京小智”“京点点”等智能工具,并免费开放大模型客服与设计服务,显著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间,优化了咨询体验。同时,京东还通过JoyAI产品线,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免费数字人直播、大模型能力在内的超50款专业工具及千万元级资源扶持,全力助推商家降本增收。
来自品牌方的感受同样深刻。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及大众化妆品部总经理Ivy Li表示,AI已从几年前的“时髦热词”,演变为今日企业经营中如“水电煤”般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她形象地比喻称:“目前或许只是村里刚刚通上水电煤,但在产品研发、营销创新与用户洞察等方面,AI的赋能已让我们初尝甜头。”
“AI太有用了!”添可CEO冷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当前公司的每个岗位、每个作业点都有机会被AI所替代。通过前期的验证,现在也能看到更好的AI能力。比如在营销端,从产品的定义、用户标签的选择,以及跟用户的沟通,甚至包括客服、售后服务、员工培训、营销策划等各个环节,都在思考如何拥抱AI,用Agent来取代原有工作岗位上人的能力的不足,真正把企业从“碳基”形态变成“碳硅一体”的新的融合方式。
纵观本届“双11”,AI已不再停留于蓝图与口号,而是作为一股坚实的生产力,深度渗透到电商生态的每一个环节。它正在重新定义高效与智能的边界,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