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淘宝闪购首战双十一:3.7万品牌入局,阿里重构电商供给体系

时间:2025-10-20 22:11:06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

2025年双十一,对阿里巴巴而言,不仅是一场消费狂欢,更是一场关于电商组织效率的深度试验。作为淘宝闪购上线后的首个双十一,这场大促成为检验阿里重构供给体系的关键战场——3.7万个品牌接入、40万家门店协同、最快2小时达的履约能力,标志着阿里正以“供给驱动”替代“流量驱动”,重新定义电商增长逻辑。


(图:时代周报记者摄)

从流量到供给:闪购重构电商底层逻辑

消费者在淘宝下单优衣库T恤,由最近门店打包、骑手2小时内送达;欧莱雅监测到演唱会期间彩妆即时订单激增,用户出门前下单半小时收货;华为全国3000家直营门店接入闪购系统,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的闭环。这些场景背后,是淘宝闪购对电商供给链的彻底改造。

“闪购不是新增业务,而是一套系统工程。”天猫总裁家洛在双十一发布会上表示,该系统通过算法实时匹配周边门店库存、骑手数量与订单密度,将电商流程从“流量驱动销售”改写为“供给驱动履约”。数据显示,淘宝闪购自4月底上线以来,8月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单日峰值突破1.2亿单,月度交易买家约3亿,带动淘宝整体活跃度显著提升。

即时零售的竞争重心正在从流量转向供给效率。美团依托本地商户网络强化配送密度,京东凭自营仓追求稳定履约,抖音以内容驱动销售,而阿里选择以品牌供给为底座,通过统一算法与履约系统,将品牌旗舰店、门店与配送网络打通,使门店从展示窗口转变为履约节点。截至目前,已有超3.7万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体系。

基建成熟后的组织革命:阿里再造电商协同

闪购并非阿里首次尝试即时零售。早在2017年“新零售”概念提出时,天猫、盒马、饿了么就曾探索近场履约,但受限于配送密度与算法能力,供给网络零散、数据链条割裂。此次,阿里在更完整的基础设施上重新出发:饿了么的骑手网络、菜鸟的分级仓体系、天猫与淘宝的算法重构,为闪购提供了稳定支撑。

“过去没跑通的事,这次能成,是因为基建条件已具备。”淘天高管在内部总结中指出,闪购体系同时协调供给策略、地面履约体系与线上需求特征三套机制,通过算法在同一时空内完成匹配。过去分属不同部门的体系,如今被整合进同一链路,形成“组织合奏”。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将今年的双十一形容为“淘宝开启大消费平台的第一个双十一”。他强调,闪购带来的增长不仅来自用户新需求,更来自组织层面的协同。随着各业务线对齐时钟,闪购网络开始形成规模效应:盒马接入后订单量突破200万单,同比增长超70%;天猫超市闪购订单破百万,半日达订单同比增长50%;飞猪接入后,10月活动商家订单同比增长95%。


(图:时代周报记者摄)

品牌经营逻辑重塑:从渠道增量到系统协同

闪购的扩张正在重塑品牌的经营逻辑。对李宁、欧莱雅、无印良品等品牌而言,加入闪购不仅是增加销售渠道,更是一次从组织结构到运营节奏的全面调整。

李宁集团副总裁冯晔表示,即时零售已成为品牌增长的必要选项。过去,李宁线上销售依赖中心仓发货,如今部分门店开始承担闪购履约任务。“闪购的增量不在于多卖,而在于让商品更快抵达消费者,形成新的复购路径。”欧莱雅中国副总裁Ivy Li则提到,每逢大型活动或演唱会,彩妆即时订单会短时间暴增,“消费者在活动前一小时下单,产品能在出门前送到”,这种“场景型订单”已成为闪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印良品将电商与即时零售部门整合,由统一团队运营线上线下渠道,门店库存与线上库存合并,会员和价格体系同步调整,履约效率显著提升。智能家电品牌添可智能科技在闪购中延伸服务边界,部分城市门店员工负责“送装合一”,消费者下单后即可获得上门安装与使用指导。

“闪购的本质不是促销,而是效率。”一名接近淘天集团的电商人士认为,谁能在组织上先完成匹配,谁就能在这轮即时零售竞争中率先获得确定性增长。从平台到品牌,从数据到履约,这场重构让组织成为真正的变量。当供给链被重新连接,双十一的意义也在悄然变化——它不再仅是消费狂欢,更成为检验电商供给体系效率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