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动态】新疆雪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层调整,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同步更迭
距离董事会换届仅8个月,新疆雪峰科技(603227)再度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原董事长郑炳旭因工作调整及年龄因素辞任董事长职务,但继续担任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与此同时,85后常务副总经理张大松接任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核心管理者之一。

郑炳旭:从技术专家到战略调整者
郑炳旭出生于1959年11月,拥有博士学位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曾长期任职于广东宏大控股集团及其前身,历任董事、总经理、首席技术专家等职务。根据万得大数据,他自2010年12月起担任广东宏大总经理,2010年至2025年10月出任董事长,并持有公司约5.9%股份。
此次卸任雪峰科技董事长,与其年龄及公司实控人变更密切相关。2025年2月,新疆农牧投与广东宏大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9.8元/股的价格转让雪峰科技21%股权,总价款22.05亿元。股权过户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广东宏大,实际控制人从新疆自治区国资委转为广东省国资委。

股权变更后的管理层重组
2025年3月董事会换届中,郑炳旭当选为雪峰科技董事长,但仅8个月后即卸任。分析指出,其年龄接近国企管理者任职上限(66周岁)是重要原因。接任者田勇原为公司总经理,拥有研究生学历及高级经济师职称,曾在新疆多家能源企业担任管理职务。此次换届中,田勇从总经理升任董事长,而原常务副总经理张大松则接任总经理。

85后张大松:年轻化管理的标杆
新任总经理张大松出生于1985年1月,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他曾在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担任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营销总监等职务,后升任广东宏大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此次从常务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仅用8个月时间,成为雪峰科技管理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秘陈曦(1985年9月)和副总经理胡彦燕(1981年)均为80后,显示出管理层年轻化的趋势。

业绩与薪酬:人均超20万,控股股东并表效应显著
雪峰科技是国内民爆行业少数拥有武装守护押运资质的企业之一,业务与控股股东广东宏大高度协同。截至2024年末,公司职工总数4600余人,人均创利14.4万元,税前人均薪酬达20.3万元,较2023年增加2万元,且高于广东宏大的17.5万元。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雪峰科技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但广东宏大并表后,2025年上半年收入大增64%,净利润增长22%。截至10月22日,广东宏大市值约300亿元,雪峰科技市值约百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