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对公开数据的深度梳理,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有34个城市的住户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十强城市存款规模呈现显著梯队分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力,更折射出居民财富积累的差异化特征。
在最新公布的榜单中,北京以超7万亿元的住户存款余额稳居榜首,上海以6.39万亿元紧随其后,广州、重庆、深圳则以超过3万亿元的规模构成第二梯队。成都、杭州、天津、苏州、西安五城存款余额均超2万亿元,其中西安以1.85万亿元跻身前十。值得关注的是,苏州数据为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其他城市均为人民币存款数据。

图:2024年年末住户存款余额前十城市(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5》、各地统计公报、公开报道整理)
住户存款作为衡量居民财富的重要指标,包含银行活期、定期存款及表内理财等由住户部门支配的资金。从产业视角分析,京沪两地之所以能形成存款规模的绝对优势,与其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总部经济的发达密不可分。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高收入行业在京沪高度集聚,直接推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在人均存款维度,34个万亿存款城市中14个突破16万元大关,北京、上海、杭州更是以32.2万元、25.8万元、20.2万元领跑全国。杭州的突出表现尤其引人注目,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汤海孺指出,该市通过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成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建立优势。
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305亿元,同比增长7.1%,占GDP比重28.8%。由云深处科技、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 Seek)等企业组成的“杭州六小龙”现象,正是其数字经济厚积薄发的典型例证。这种产业升级不仅创造了大量高薪岗位,更通过财富效应带动了居民存款的快速增长。
从区域经济格局观察,存款十强城市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中”特征。东部沿海城市凭借产业创新优势占据八席,中西部仅有重庆、成都入围。这种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也预示着未来城市间财富积累的竞争将更加聚焦于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能力。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