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重阳节休市一天后,港股于10月30日正式开市,多家保险股迎来大涨行情。其中,中国太平表现尤为抢眼,早盘股价最高涨幅达到9.3%,尽管午后有所回落,但收盘时仍报17.8港元,涨幅为4.28%,市值稳定在640亿港元。与此同时,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港股股价也分别上涨了3.29%和1.69%,市场氛围热烈。
10月28日晚间,中国太平发布了旗下附属公司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及部分财务数据,显示寿险、财险、养老及再保险公司均取得了亮眼的业绩,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平附属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也已发布业绩预告,前三季度上市险企整体净利润增幅显著,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提振。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季度资本市场的回暖,特别是权益市场的良好表现,为险企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他指出,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多权益资产被划分为FVTPL科目,其公允价值变动能够直接且即时地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因此,当市场上涨时,险资持仓的权益资产公允价值回升便直接转化为净利润,从而出现了净利润增速远超保费增速的现象。

来源:图虫创意
具体来看,中国太平旗下寿险公司第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9.76亿元,同比增加9.85%,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379.17%至113.29亿元。财险公司也表现出色,第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6.01亿元,同比增加4.20%,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加73.23%。
太平养老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64亿元,尽管同比减少16.61%,但净利润却同比大增451.47%至2.01亿元。太平再保险同样表现不俗,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17亿元,同比增加21.88%,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加19.45%。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陆续披露,中国太平(通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重仓股也逐渐浮出水面。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中国太平出现在17家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其中有7家为新进重仓(包括此前退出十大股东后再次新进)。其中,陕西煤业、中国移动、伯特利分别获加仓419万股、244万股、237万股。
按第三季度区间涨跌幅统计,上述重仓股中,涨幅靠前的拓普集团、鲁西化工、东方电缆在第三季度分别大涨71.40%、40.97%、36.61%。中国太平对其持仓市值分别为8.36亿元、1.18亿元、2.78亿元,收获颇丰。
据目前已披露的三季报,中国太平持股市值最高的五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沪农商行、中国电建、中国移动、浙商银行、陕西煤业,持仓市值分别为33.94亿元、28.99亿元、27.63亿元、27.46亿元、22.13亿元,显示了其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整体来看,中国太平重仓行业较为分散,其中重仓股最多的为电气设备行业。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和东方电缆均为三季报新进,持仓市值分别为4.93亿元、4.60亿元和2.78亿元,体现了其对新兴产业的关注。
杨帆表示,短期调整并不改变险资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根本立场。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首要任务是安全和平稳。因此,险资的操作通常是“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在战略上,险资会长期持有那些符合国家战略、质地优良的核心资产,作为投资组合的稳定器;在战术上则会根据市场估值和行业景气度,灵活地做一些波段操作,去捕捉阶段性的机会。这样就能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实现资产的长期平稳增值。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高股息资产稳住基本盘,新能源、科技赛道捕捉产业转型红利。险资以跨周期视角布局,用长期价值对冲短期波动。这是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定位的体现。未来,险企需从“市场红利”转向“主动管理”,在波动中持续创造价值。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太平旗下财险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实现扭亏,为整体业绩增添了亮点。
根据公告,太平财险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58.65亿元,同比增加4.24%,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加82.32%。前三季度,太平财险的投资收益为3.85亿元,去年同期投资收益亏损4.62亿元。今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其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20%、2.72%,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24、2.75个百分点,显示了其投资能力的显著提升。
招商证券10月29日发布的研报表示,太平财险利润高增,主要受承保盈利和投资业绩提升共同驱动。承保盈利方面,据其测算,太平财险前三季度在旧准则下的综合成本率98.18%,同比减少1.43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29.14%,同比减少1.54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69.04%,同比增加0.11个百分点。招商证券认为,太平财险作为集团盈利贡献的主要来源之一,前三季度利润表现超预期,全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