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进博会聚焦:政商学界共议中国消费提振与全球机遇

时间:2025-11-07 03:12:4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11月6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提振消费: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围绕中国消费提振的“政策破障”与“开放共享”双轮驱动战略,全球政商学界领袖齐聚虹桥,共同发出推动消费升级的“虹桥声音”,探讨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转化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路径与共识。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聚焦居民消费率显著提升,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这一目标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左宇/摄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2020年中国最终消费率接近5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中期战略需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实现“十五五”期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升。他提出七大政策建议:一是关注短期消费修复与不足;二是修复收入、资产及信心是消费修复关键;三是平衡逆周期政策与中期结构性政策;四是优化耐用品与新型消费促进措施;五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安全网;六是快速推进逆周期政策,同步推出结构性改革与体制性改革;七是消费政策需立足国情,避免简单模仿发达国家。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五年后,中国经济将呈现更高收入水平与更平衡的总需求结构,政府投资、居民消费与部门间将达成更优平衡。随着经济动能复苏,国企与私企投资均将回升。”他强调,中国需设计过渡性需求侧政策,推动从投资驱动向消费主导的模式转型。AI等新技术将引发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催生新兴业态。重塑居民与企业信心、明确公共与私营部门角色、平衡消费与投资率,是“十五五”经济转型的关键要素。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 左宇/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指出,后工业化时代中国服务业“供小于求”的现状蕴含结构性机遇。他建议通过提升居民收入、优化假期安排、紧凑城市空间布局等方式,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企业界代表也分享了实践洞察。名创优品集团创始人叶国富提出,兴趣消费已成为全球趋势,中国正迎来“中国创造”与“中国品牌”全球化崛起的黄金期。他宣布:“2024年起,名创优品将从运营全球IP转向主导中国原创IP孵化,计划未来10年带领100个中国IP走向世界。”



名创优品集团创始人叶国富 左宇/摄

英特尔副总裁萨拉·坎普强调,AI正颠覆生活方方面面,催生的计算需求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未来十年,AIPC(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将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增长点。它不仅创造了设备更换的刚性需求,更将个人计算机从被动工具升级为主动生产力伙伴。第三方研究显示,全球AIP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61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99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16%。



英特尔副总裁萨拉·坎普 左宇/摄

圆桌讨论环节以“消费链接全球 共享增长机遇”为主题,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泰佩思琦集团国际业务总裁及首席增长官盛德璞、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围绕中国消费市场新特征与趋势、科技重塑产业背景下的供需互动模式、未来五年新商机预判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沈建光基于京东大数据指出,“十五五”期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三大趋势:消费者对AI、节能环保类新产品偏好显著提升;国货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与文化创意快速崛起;品质消费与性价比追求形成双重并行特征。他呼吁,激发消费潜力需破除政策壁垒,如开放汽车改装、游艇休闲等新赛道;电商平台可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中国品牌出海与全球好物引进,助力双循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打破地方保护、畅通流通渠道,是实现消费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跃迁的关键。



以“消费链接全球 共享增长机遇”的主题的圆桌讨论 左宇/摄

针对奢侈品市场,盛德璞观察到三大中国消费者趋势:从追求地位转向自我表达;可持续性成为重要考量;文化欣赏转向本地文化、国潮或文化遗产。他表示,泰佩思琦集团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目前拥有400多家门店,计划新增100家并覆盖更多城市。

贾鸣镝分享了汽车市场两大确定性趋势:一是新能源化,近两年新能源销售占比超50%已成为常态,预计2030年占比将超60%,且用户向豪华品牌升级明显;二是中国豪华车市场用户年轻化,平均年龄仅35岁,远低于欧美(约55岁)。他预判,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百家争鸣”阶段,下阶段或进入洗牌或“七雄逐鹿”格局,但拥有品牌差异化与核心技术的品牌将脱颖而出。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此次论坛凝聚共识:未来五年,破解消费市场政策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新消费场景,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是激活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活力的关键。如何将中国消费潜力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机遇,让“中国消费”成为全球增长的稳定器和加速器,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