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山姆外卖员超载真相:效率与安全的博弈

时间:2025-11-07 03:21:43 来源:虎嗅APP 作者: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在Sam送外卖,作者:我在山姆送外卖,原文标题:《让山姆骑手骑四轮车送货是头痛医脚的“安全整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外卖员视角下的山姆超载事件:骑手为何拒绝“安全整改”?

近日,山姆会员商店因外卖员超载配送问题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与以往商品质量争议不同,此次焦点直指骑手安全与配送效率的深层矛盾。网友拍摄的电动车超载画面引发同情,但山姆的回应与媒体解读均未触及问题本质。

面对质疑,山姆官方声明:“已与各合作平台加速安全举措落地,部分区域试点三轮/四轮车配送,全国推广在即。”然而,这种“头痛医脚”的整改方案,既未征询骑手意见,也未解决核心矛盾。

外卖特种兵的生存困境

山姆超载问题源于其仓储式配送模式。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不同,山姆订单以大体积、高重量为特征,单均重量常超30kg,骑手需同时搬运多件商品。这种特性使山姆骑手被称为“外卖界特种兵”,且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性占比近100%,远高于其他平台。

骑手与山姆的“名义关联”

名义上为山姆服务的骑手,实际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通过京东达达集团旗下平台接单。这种“名义雇主”与“实际管理者”分离的模式,导致山姆仅需“提出建议”,而具体执行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网友视频中超载的骑手,正是这种管理漏洞的缩影。

超载根源:效率与生计的双重挤压

以深圳龙华山姆为例,骑手面临严苛的配送规则:

  • 每趟接单上限6单,单均最大承重30kg(后调整为60kg);
  • 订单实际重量常超80kg(含包装、冰袋);
  • 抛货(体积大、重量轻的商品)过多影响安全;
  • 收入依赖配送量,15kg以上订单仅有0.2元/kg的重量补贴。

“平均每单送达时间”是骑手的核心考核指标。为提高收入,骑手需在50分钟内完成接单、取货、装车、送货全流程。若降低配送量以保障安全,收入将大幅缩水。调查显示,超九成骑手拒绝以收入换安全的方案。

“换车”方案为何行不通?

山姆提出的“三轮/四轮车配送”方案,看似安全,实则隐患重重:

  • 时效性冲突:外卖需50分钟送达,三轮车在高峰期需1小时,与“极速达”定位矛盾;
  • 交通适配性差:三轮车体积大、转弯难,深圳高峰期易造成拥堵,且多数小区无专用停车位;
  • 城中村困境:狭窄道路限制三轮车通行,骑手需步行数百米,配送效率骤降;
  • 用户体验矛盾:若配送时效从1小时延长至2小时,“极速达”将失去竞争力,用户可能因超时投诉。


(高峰期三轮车加剧交通拥堵)


(城中村狭窄道路限制三轮车通行)

系统性解决方案:分级机制与预期管理

破解超载难题需从三方面入手:

  • 轻重货分级机制:轻货保持“极速达”,重货改为“定时达”,合理分配配送时效;
  • 优化派送与补偿:对超重订单系统预警,提高配送费补偿标准;
  • 引导用户预期:重量超标时自动拆单,不增加用户成本,适当下调骑手配送费以换取更合理的用户体验。

骑手在山姆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山姆而言,骑手是“无关方”;对服务商而言,骑手是“可消耗品”。真正需要解决的,不是货物超载,而是制度性压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在Sam送外卖,作者:我在山姆送外卖

本内容由作者授权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场。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1460.html?f=wyxwap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