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进博会专访宜家阮林娟:上海引领需求尊重,中国市场助力品牌进化

时间:2025-11-07 03:13:38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宜家的展台始终是进博会上的热门打卡地。

今年,宜家以360平米的沉浸式家居美学空间惊艳亮相。冰川纹理的展台边缘、森林色系的陈列架、河流形态的动线指引,将北欧自然美学与中式家居文化巧妙融合,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宜家展台 孙婉秋/摄

从“销售终端”到“完整价值链”:本土创新引领全球市场

在宜家展台,全球首发的FÖSSTA弗斯达马年新春系列成为焦点。这组包含25件单品的系列,将中国民俗文化与北欧极简设计完美结合:餐盘上的金鱼意象寓意富贵繁荣,靠垫上的马元素营造喜庆氛围,红金配色既符合春节氛围又避免繁复。作为“在中国共创,为全球输出”的典范,该系列前作蛇年款曾创下40余万件销量,并成功进入德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宜家新春系列(吴典摄)

另一款“中国设计全球售”的明星产品——鲁勒鲁姆电动沙发,也在进博会完成升级首秀。这款曾热销7.8万件的往届爆款,此次通过提升沙发高度完美适配中国家庭扫地机器人需求,再次印证了本土创新的市场价值。

宜家中国副总裁阮林娟在接受专访时透露,FÖSSTA新春系列的诞生源于一场在西安举办的“灵感共创会”。民俗专家、非遗传承人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春节文化内涵与当代生活方式,最终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而电动沙发的迭代则更具“用户共创”色彩:针对消费者提出的模块化组合、易清洁材质、智能家电适配等需求,宜家迅速推出升级版本,并通过价格策略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用户。

“进博会不是‘秀场’,而是验证本土创新全球价值的‘试验场’。”阮林娟的这句话,道出了宜家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战略——通过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反哺全球业务创新。

27年共生:从徐汇首店到全渠道生态

1998年1月,宜家中国首店在上海徐汇商场开业。开业当天,市民排队两小时体验自助购物模式的场景,至今仍被老宜家人津津乐道。这家门店不仅成为宜家在中国的“孵化器”,更种下了与上海共生的基因。

从1家门店到全国41个线下触点,从单一销售终端到覆盖设计、生产、物流、零售的完整价值链,宜家的蜕变印证了中国市场的角色转变。阮林娟指出:“中国已从单纯的销售市场,升级为宜家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全渠道时代的“宜家解法”:体验升级与社区深耕

面对消费习惯的剧变,宜家给出了“全渠道融合+门店形态革新”的解决方案。目前线上销售占比达25%,但线上线下从未割裂:2025年入驻京东后,6500余种产品实现全国配送;线下门店则从“卖货场”转型为“体验中心”。



宜家鲁勒鲁姆电动沙发 孙婉秋/摄

上海徐汇商场的改造颇具代表性:除经典家具展间外,新增瑞典风味咖啡馆、阶梯休闲区、多功能活动中心等社交空间,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工作坊、宠物互动等,深化与周边居民的情感连接。同时,设立“老朋友俱乐部”“设计师俱乐部”“可持续社群”等平台,以讲座、沙龙等形式促进家居灵感交流。

在数字化领域,宜家中国首发结合AI技术的数字设计平台,支持用户可视化呈现家居创意。2024年,深圳罗湖开设首家设计订购中心,2025年北京试点扩容,聚焦“社区触达”战略。这些“小而精”的定制服务门店,围绕人口密集区布局,提供空间规划、产品搭配等个性化服务,与线上渠道、传统大店形成“全场景覆盖”网络。

双向成就:上海精神与宜家进化的共生密码

“上海教会我们尊重需求,中国市场让我们实现进化。”阮林娟的感慨,揭示了宜家与中国市场的深层共鸣。上海的包容特质与宜家“民主设计”理念天然契合——这座城市不排斥新事物,但用理性消费筛选真正价值,这种特质倒逼宜家持续优化产品。政策红利与城市精神的双重滋养,更让上海成为宜家的“战略枢纽”。

从徐汇店的第一声“欢迎光临”,到进博会上的全球首发,宜家在中国的27年,恰是外资品牌与中国市场深度共生的缩影。正如阮林娟所言:“‘家的意义’在于容纳所有可能。上海的‘家’容纳了宜家的成长,中国的‘家’孕育了全球的灵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