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短期波动后,A股于10月底正式迈入“4000点时代”,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的持仓数据及绩优基金经理观点来看,AI、机器人、军工、固态电池、储能等主题具备显著投资机会,但需通过精细化风控实现收益变现。
市场现状:4000点背后的资金动向
10月29日,受多重利好推动,A股放量上涨,上证指数以4016.33点报收,创下十年来首次站上4000点的纪录。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股票市值达8.99万亿元,环比增长25.06%,偏股型基金仓位提升至87.30%,均创历史新高。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市场波动不可避免,但行情持续性仍获基金经理普遍认可。
四季度策略:绩优基金经理的共识与分歧
2025年以来收益率超100%的55只“翻倍基”(截至10月27日)中,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同泰产业升级基金经理王秀等表示,将继续加码AI、机器人等成长赛道,认为其仍处于产业上升期。而信澳业绩驱动基金经理刘小明、红土创新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廖星昊则指出,红利、军工、固态电池、储能等领域同样存在机会。不过,多位基金经理提醒,部分细分赛道估值已处高位,需通过动态调仓控制回撤风险。
55只“翻倍基”全景扫描
数据显示,55只主动权益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及混合型)年内收益率超100%,规模合计1354亿元,占同类产品总规模的3.07%。从管理人分布看,易方达以9只产品领跑,富国、永赢、安信各4只并列第二。规模增长方面,截至三季度末,上述产品份额较年初增加229亿份,其中永赢科技智选、同泰产业升级、中欧数字经济份额增幅分别达150倍、1.71倍、90.34倍。
值得关注的是,永赢基金凭借对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实现主动权益业务突破。截至三季度末,其主动权益规模达648亿元,较年初增长1.32倍,占比从5.52%提升至11.62%。
高收益密码:成长赛道、高仓位与积极择时
从持仓特征看,55只“翻倍基”普遍呈现三大特点:

风险警示:估值扩张后的均值回归
尽管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成长赛道长期前景,但对短期风险保持警惕。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指出,AI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已脱离低位区间;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提醒,任何风险资产均存在均值回归压力。大成科技创新基金经理郭玮羚则提示AI泡沫风险,认为部分厂商存在夸大投资规模的倾向,需密切跟踪产业实际进展。
机构观点:长期确定性下的策略分化
对于AI赛道,基金经理普遍认可其长期成长性。信澳业绩驱动基金经理刘小明认为,AI产业仍处于中早期阶段,细分环节机会显著;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则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指出新云厂商的举债投资将推高全球AI算力需求。而在机器人领域,同泰产业升级基金经理王秀强调,特斯拉Optimus等海外巨头的布局将驱动行业持续催化。
交银优择回报基金经理周珊珊表示,除AI大模型外,半导体设备、具身智能、固态电池等领域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数据显示,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140.08%,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收益率达145.36%。
结语:理性布局成长赛道
综合来看,55只“翻倍基”的成功源于对成长赛道的深度挖掘、高仓位运行及灵活择时能力。尽管短期估值压力显现,但AI、机器人等领域的长期确定性仍获机构一致认可。投资者在参与过程中,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通过分散配置与动态风控平衡收益与波动。
(本文刊于10月2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