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山姆会员风波:APP调整引发会员集体抗议的深层原因

时间:2025-11-07 09:11:53 来源:功夫财经 作者:功夫财经

近日,山姆会员店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新推出的APP界面调整竟引发会员集体抗议,甚至要求新任总裁下课。这已是继7月份“好丽友上架风波”后,山姆会员的又一次集体炸毛。那么,这究竟是山姆的“塌房”事件,还是“中产”阶层的集体破防?





APP界面调整不合会员心意,这本是小事一桩,正常沟通即可解决。然而,尊贵的付费会员们却劈头盖脸地要求履新仅一周的总裁下课,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刘鹏的职业履历并无明显槽点,且山姆会员店调整APP需要时间,不可能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结果。山姆官方也解释称,这次调整始于8月份。那么,会员们群情激愤地“高喊下课”,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与7月份的好丽友风波一样,这次事件并非山姆动了会员的奶酪,而是碰碎了付费会员的“中产”身份标识。刘鹏任职阿里的背景,以及APP界面调整的疑似“淘化”,触到了部分会员“拒绝淘宝化”的敏感神经。很多会员在留言和小作文中明确表达了这一点。

那么,“拒淘意识”为何如此强烈?是对淘宝有多大怨念吗?其实不然。淘宝的电商模式与会员制仓储超市是完全不同的零售商业模式,本无可比性,也谈不上优劣高下。只不过,山姆260元的会员费,更能凸显“中产”身份罢了。身份认同感,才是山姆最大的卖点。

回顾山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早在1996年,山姆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第一家店开在深圳。然而,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升级自有品牌“会员优选”,才开始爆发性增长。而2015年,正是中国“新中产”阶层的高光时刻,山姆会员店正是抓住了这一窗口期。

然而,仓储式超市本是标准的草根出身,与“高贵”毫不沾边。1986年,山姆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米德韦斯特城开了第一家店,该城是州首府的卫星城,距离首府仅10公里。从选址和建筑风格来看,都透露出草根属性。这才是仓储式超市的本色出演。

仓储式超市的主要卖点就是价廉物美、量大管饱的平民风。虽然宣传中常提及“起源于欧洲乡村会员俱乐部”,但这更多是投“新中产”所好的量身定制。实际上,山姆会员店与“欧洲乡村会员俱乐部”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创始人山姆·沃尔顿针对小型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实验。

不过,在美国,仓储式超市确实是为中产服务的。因为美国的中产“不值钱”,家庭年收入在全国中位数的67%-200%即可称为中产家庭。套用到中国,就是家庭年收入9万-20万皆可称中产。然而,“此中产”非“彼中产”,中国“新中产”的门槛要高得多。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中等收入群体评定标准的指导意见》,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需达到50万元以上,二线城市达到35万元以上,三四线城市达到25万元以上,才算达标。此外,还有住房资产、金融资产、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的标准。例如,一线城市家庭需拥有90平方米以上的自有住房,且家庭金融资产(不含住房)需达到家庭年收入的3倍以上。

今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有3320万户家庭达到了中产阶级标准,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7.8%。那么,山姆付费会员到底是啥“成分”呢?其实,7.8%的“新中产”并非主力,昔日的“准中产”、现在的“夹心层”才是主力。



2024年,山姆会员店收了20多亿会员费,付费会员家庭的数量大致为900万上下。按门店数量和营收来源,这900万尊贵的付费会员中,四大一线至少占60%。如果这500多万一线付费会员都是年收入50万元的新中产,那么山姆会员店应该改名“山姆精品店”,选址也应在北京三环内、上海内环内的中心地段。

然而,显然山姆付费会员的“成分”没有那么高,而且差得很远。2019年的一项调研显示,购买付费会员意愿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集中于5000元到20000元,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然,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新中产”。而且,差距不是一点点。按照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和房价,月收入8000元到20000万元,属于“夹心层”中较为富裕的人群。

从年龄分布上看也是如此。山姆付费会员大致在20-50岁,占比最高的是35岁-45岁的“80世代”,正是典型的“夹心层”年龄段。而严格意义的新中产人群,平均年龄为45岁,刚好是“夹心层”年龄段的上限。也就是说,60、70世代过半。

因此,山姆今年两次风波,很多报道和评论都说“山姆得罪了中产”云云,并不准确。山姆付费会员的主力是“夹心层”中较为富裕的群体,可以称之为“准中产”。这些“准中产”的身份意识也是最强烈的。在付费会员制仓储超市转型“高品质路线”的2015年,还是如火如荼的经济上行期,也是这些“准中产”阶层跃迁的最后冲刺。此时,他们已经成为职场中坚,有很高的薪资增长预期。购置第一套房的人生成就,还有“房价永远涨”的资产性收入增长预期。而且,相比“富而不自知”的前辈,年轻的八零后“准中产”眼界更高,有更清晰的身份意识。年龄、资历和“新中产”一步之遥,急需“身份标签”的区别,为了说服别人,更是为了说服自己。





免费的淘宝和收费的会员制超市之间的取舍,不仅是消费品质的经济选择,更是身份区别的情绪价值选择。“山姆优选”未必真比“淘宝精品”高出一头,但是有门槛的实体消费、内外有别的会员身份是真香。260元的会员费就能有人以类聚的专属空间,惠而不费。价廉物美的例子和“高品质”的面子、尊享折扣的里子和“洋超市”的面子,准中产的里子和新中产的面子,严丝合缝,这能不香吗?山姆优选的性价比高,山姆付费会员的性价比更高。

2015年的经济上行期尾声,这种“身份标签”在当时俯拾皆是。大到新能源车的“豪车化”,小到高端餐饮“种草”、社交媒体上晒海外游的美图,满满的“中产身份”自豪感。

然而,身份自豪和身份焦虑是一体两面。经济上行期意气奋发的“准中产”,进入经济下行期就成了处境尴尬的“夹心层”。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的经济处境尴尬,阶层下降的心理处境也很尴尬。“降本增效”的阴影,众生平等。散伙饭的酒桌上,都是喝同一杯苦酒。豪车换不动了,房价下跌后的人生成就贬值了,出国游没心情了,曾经支撑起“中产自信”的身份标识快速消失,“泯然众人”的痛苦浮上心头。连山姆也“降级”,就成了压垮身份自豪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才是山姆付费会员破防、炸毛的真相。不是APP有多糟,更不是新总裁造了什么孽,而是山姆变了。婉转的说法是“本土化”,直白的说法是“下沉”。市场在下沉、选品在下沉,山姆不再是那个浓眉大眼的进口高品质超市,付费会员的心碎了。他们不希望看到山姆下沉,不是因为山姆的下沉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在下沉。

山姆为什么会下沉?因为主力客群在下沉。正如为什么好丽友会上架,顶掉了那些“热销商品”?要是“热销商品”还能继续热销,货架的空间依然是他们的。



2024年山姆全球净销售额同比增长率降至2.25%,较前三年(15.18%、14.54%)显著下滑,中国区作为核心市场面临增长压力。山姆不得不变,因为山姆的中国市场变了。剥去层层包装的山姆不过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罢了。失去了时代红利的“准中产”,也只是负重前行的“夹心层”、打工人。大潮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