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A股商业航天板块直线涨停,三大利好驱动行业爆发

时间:2025-11-07 13:15:51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券商中国


市场正迎来商业航天新赛道!11月10日早盘,A股商业航天板块突然短线拉升,上海沪工直线触及涨停板,航天智装涨幅超6%,上海瀚讯、航天动力、航天科技等个股纷纷跟涨。这场突如其来的行情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驱动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商业航天板块异动主要受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

一、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星河动力航天宣布,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完成。这标志着该型火箭大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即将进入首飞发射阶段。此前,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箭已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正式进入首飞关键准备期。

据技术资料显示,智神星一号作为国内首批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构型液体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25次,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这种技术突破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商业航天竞争力。

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航天强国战略升级

最新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其他四大强国并列表述,凸显了国家对商业航天产业的高度重视。

回顾政策脉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5年进一步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太空算力竞争升级,SpaceX布局引发关注

外围市场动态同样值得关注。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SpaceX将扩大Starlink V3卫星规模,并着手在太空建设数据中心,以应对AI时代算力资源不足的挑战。这一举措标志着太空算力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行业爆发并非偶然

11月10日晚间,一份电话会议纪要在业内广泛传播。纪要指出,截至目前美国已发射1万多颗卫星并完成星链组网,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预计明后两年中国将加快卫星发射进度,商业航天有望迎来发展元年。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到4803亿美元,占全球航天经济的78%。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24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13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9%。鹏元资信研报认为,商业航天已成为当今世界航天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作为传统航天强国,发展商业航天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举措。

未来竞争格局展望

尽管发展势头强劲,但中国商业航天仍面临核心技术突破、规模效应显现等挑战。全球范围内,美国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主导地位继续领跑,中国则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特别是在空间轨道与频段资源争夺方面,各国已展开激烈竞争。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轨道资源遵循“先申请先得”原则。申请企业需在2年内完成10%卫星部署,5年内完成50%,7年内完成全部部署。在当前全球太空竞赛加速的背景下,频率和轨道资源的争夺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紧迫任务。

值得期待的是,预计2025年底中国将迎来可回收复用火箭的密集首飞。届时,长征十二号甲、朱雀三号、天龙三号、谷神星二号、力箭二号、双曲线三号、星云一号等多款可回收复用火箭将陆续开展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责编:王璐璐
排版:罗晓霞
校对:吕久彪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