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郭磊深度解析:10月通胀数据特征及未来影响预测

时间:2025-11-11 04:01:03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近日对10月通胀数据及其影响链条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10月通胀数据概览

10月通胀数据延续好转态势,幅度略高于预期。其中,CPI同比上涨0.2%,与我们模型预测的0.16%大致持平;PPI同比下降2.1%,高于模型预测的-2.37%。按照CPI和PPI分别占60%、40%的比例模拟的平减指数为-0.72%,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除今年1月春节所在月份)的最高值。

二、通胀整体特征好转

通胀在整体特征上亦出现积极变化:

  1. 食品、非食品、核心月度环比均实现正增长,这是过去六个月以来的首次。
  2. 核心CPI(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六个月扩大,10月同比已达1.2%,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3. CPI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为2月以来最高。
  4. PPI环比也回到正增长,为年内首次。

三、一般物价条线价格线索

在一般物价条线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价格线索:

  1. 猪肉价格仍未止跌,10月环比下降2.5%。
  2. 酒类价格同样未止跌,10月环比下降0.1%。
  3. 家用器具价格打破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上行趋势,10月环比下降0.7%,可能与“国补”调整背景下的渠道主动促销有关。
  4. CPI口径下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10.2%,同比升至50.3%。
  5. 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4%,属于CPI中增速中枢相对偏高的分项。

四、工业价格分析

在工业价格方面:

  • 上游生产资料环比上涨0.1%,尤其是采掘工业环比上涨1.0%,是价格上行的主要带动力量。
  • 下游生活资料环比零增长,其中一般日用品环比上涨0.7%,是价格支撑力量;主要拖累来自耐用消费品,10月环比下降0.3%。耐用消费品主要包括汽车、家电,其供给较为集中且更新换代较快是主要原因。



五、具体行业价格变动

从具体行业来看:

  • 上游煤炭、有色环比涨幅较大。
  • 中游燃料加工、化工、化纤、橡塑是环比下行较集中的区域,其中化工品价格受原油影响较大。国际能源署(IEA)对原油价格持审慎态度,认为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超过先前预期,2026年供应过剩可能进一步扩大。
  • 下游汽车制造环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依然明显负增长;农副食品加工环比负增长程度较上个月有所扩大;计算机通信电子环比转正。
  • 在政策性金融工具集中落地叠加“反内卷”的背景下,水泥价格环比上行明显;同时,光伏设备、锂电池制造价格环比也转为正增长,明显反映了“反内卷”的效果。



六、下一阶段价格趋势预测

从下一阶段的价格趋势看,11-12月猪肉价格基数逐步走低,在目前环比大致稳定的背景下,CPI同比将大概率继续反弹。PPI基数略高,全球定价产品具备一定不确定性;但从10月水泥价格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集中落地、新增地方债务余额限额下发会托底部分建筑业产品价格;国内产业“反内卷”在继续加速过程中,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0月15日施行。整体预计后续两个月平减指数将继续上行。

七、价格回暖的基本面线索

价格事实上是供需关系的映射,供需关系进一步决定企业利润率和盈利水平。因此,我们应关注价格回暖所带来的基本面线索,比如10月数据改善幅度较为明显的煤炭、水泥、光伏设备、锂电池等。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尚未触底,由于其特殊特征,其年度价格在历史上跌多涨少,但2025年前10个月累计同比-3.3%属历史降幅最大,在“反内卷”线索下未来可能也会趋于好转。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大;逆全球化关税落地且影响超预期;再次出现微观上的“抢出口”节奏;部分产品面临外部特定行业关税;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基建的支撑力度强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