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新诺威原董事长领500万顶格罚单,内幕交易争议引发市场关注

时间:2025-11-11 04:42:08 来源:黑池财经 作者:黑池财经

通过大股东恩必普账户增持新诺威股份被认定为内幕交易,证监会处罚公告要求强制处理增持股份。作为创新药行业明星标的,新诺威的这一处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股民质疑。

近日,医药行业明星企业新诺威的2万余名股东陷入焦虑。11月4日,实控大股东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原执行董事潘卫东因个人原因辞职,而这一变动揭开了10月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更多细节——潘卫东通过新诺威大股东恩必普证券账户购入公司股份的行为被认定为内幕交易。


顶格处罚背后:增持行为为何被定性为内幕交易?

根据证监会10月16日发布的处罚公告,时任董事长潘卫东因在2023年12月利用“他人”账户(实为恩必普)增持新诺威股份,被处以500万元罚款并责令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这一处罚引发市场强烈反响:大股东增持本是响应政策号召的维稳行为,为何会演变为内幕交易?

事件脉络可追溯至2023年12月8日,新诺威公告大股东恩必普计划增持5000万至1亿元股份。12月21日,恩必普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274万股,金额达9998.88万元。然而,这笔看似常规的增持行为,因与后续重大资产重组存在时间交叉,被证监会认定为内幕交易。

2024年1月10日,新诺威宣布筹划发行股份购买石药集团旗下百克生物100%股权并停牌。处罚公告指出,潘卫东作为该重组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利用恩必普账户提前买入公司股票,尽管交易亏损仍构成违法。


市值飙升8倍的资本运作主角为何遭重罚?

成立于2006年的新诺威原为石药集团大健康板块子公司,2019年分拆上市后成为集团A股平台。通过持续注入创新药资产,公司市值从2022年底的百亿级飙升至2024年6月的890亿元,超越母公司石药集团。时任董事长潘卫东被视为这场资本运作的核心操盘手。

然而,这场资本盛宴因内幕交易处罚蒙上阴影。处罚公告显示,潘卫东虽无违法所得,但仍被按《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顶格处罚500万元。该条款规定:内幕交易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至500万元罚款。

市场质疑焦点在于:恩必普作为大股东增持行为,是否应由个人承担责任?股民指出,新诺威上市以来大股东从未减持,此次却因政策时间差被迫“割韭菜”。更有投资者直言:“大股东增持说明看好公司发展,符合国家维稳政策,仅因时间重叠就被认定为非法交易,处罚逻辑值得商榷。”


市场影响:股价持续下跌与股民维权困境

处罚公告发布后,新诺威股价开启下跌模式,从40元高位跌至11月7日的31.41元,单日跌幅达2.76%。股民担忧不仅限于市值缩水,更焦虑于增持股份的处置方式——若按处罚要求强制卖出,可能进一步打压股价。

法律人士分析指出,潘卫东作为重组交易牵头人,动用近亿元资金通过大股东账户交易,显然非个人能独立完成。石药集团公告显示,潘卫东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但截至目前尚未有进一步动作。


这场争议暴露出内幕交易认定标准的模糊地带:当大股东正常增持与内幕信息时间重叠时,如何区分合法资本运作与违法交易?在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背景下,监管尺度如何平衡?这些问题亟待监管层给出更明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