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消费者报》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举行了创刊40周年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报社40年风雨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会上,中国消费者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李学寅作为老领导代表,深情回顾了报社艰苦创业的岁月。他特别提到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1995年,当新闻纸价格大幅上涨,报社面临着无钱买纸印报、甚至无钱发工资的严峻困境。在这关键时刻,经过动员,员工们纷纷响应,每人自愿从自己家里拿出1万元借给报社,共同渡过了这个难关。”

李学寅还详细回忆了报社多次“第一枪”式的监督报道。创刊不久,报社就大胆在报纸上揭露冒牌自行车和“特效生发灵”的虚假广告,打响了新闻媒体公开向假货、假广告宣战的第一枪。此外,报社还在刊发揭露人体增高器骗局的连续报道的同时,主动以消费者代表名义递交相关报告,提请国家专利局公开撤销该产品的虚假发明专利。还有以《生命在呼唤——来自使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致死事故的报告》为题、聚焦燃气热水器安全问题采写的长篇调查报告,经新华社和“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向全国刊发通稿,引发了全行业整改。报社还率先发现并报道“王海现象”,促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大普及。这些一系列重头报道、连续报道,奠定了《中国消费者报》在行业和社会的独特重要地位。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报》简称“中消报”,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一张消费维权领域专业报纸。自1985年10月7日正式创刊以来,报社始终坚守消费维权阵地,为消费者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报社高效完成了转企改制,并于2025年上半年彻底解决了133名正式员工的社保问题,卸下了最沉重的历史包袱,为报社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88年年初开始,李学寅在中国消费者报社工作了长达19年,其中担任副社长副总编4年,全面主持报社工作12年,为报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