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荀玉根深度解析:股强经弱现象背后的逻辑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5-09-22 03:07:06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近期,A股市场与宏观经济数据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荀玉根,以及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文将基于他们的研究,探讨股强经弱现象背后的逻辑,并展望未来的市场走势。



一、股市与经济:走势明显背离

8月,中国经济数据走弱,工业增加值、CPI同比等关键指标均表现不佳。PPI同比下跌2.9%,CPI同比进一步下降至-0.4%,显示出通缩压力仍在。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5.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仅增长0.5%,经济增长数据加速下行。金融数据方面,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6.8%,延续缓步下行趋势。企业盈利亦呈疲态,全A及全A非金融板块中报净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仅为2.42%和0.98%,增速较Q1分别放缓1.23个百分点和3.53个百分点。

与经济数据偏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股市表现强劲。8月份,A股加速上行,上证综指全月大涨7.97%,创下近11个月的最佳月线表现,成功站上3800点,刷新了近10年来的新高。沪深两市日成交总额多次突破3万亿元,创下去年“9·24”以来新高。港股市场也同步走强,恒生指数实现月线四连阳,站稳25000点。南向资金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显示出资金对港股的持续青睐。横向对比全球,A+H股年初以来表现依然优于美、欧、日等主要股市,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焦点。

当前“股强经弱”的背离现象突出,一方面经济数据暂未显现明确复苏信号,企业盈利承压、经济加速下滑;另一方面,A股与港股同步创阶段新高。市场中不乏这轮A股是“水牛”的观点,那么这轮行情真的可以简单解读为“水牛”吗?看似“水牛”背后真的没有基本面变化驱动吗?

二、风起于青萍末:股市上涨背后的基本面

今年A股行情结构性分行显著。从宽基指数看,截至9月18日收盘,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44.56%、39.58%,沪深300在4月7号后稳健上涨,年内涨幅14.3%。而中证红利在过往2-3年熊市中稳健跑赢的风格则持续跑输,年初以来下跌2.82%,6月以来跑输幅度扩大。A股主题指数中光模块、覆铜板、玻璃纤维三大方向领涨,概念板块以创新药、国证算力和创业制造表现突出。一级行业则以通信和有色表现最为亮眼,而煤炭、食品饮料和石油石化等行业则普遍承压,A股结构分化明显。

算力为代表的少数科技龙头贡献了科技类指数涨幅的一半。进一步拆解沪深300指数,其年内14.3%的涨幅中,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先导智能四大权重股合计贡献140点,如果叠加第5-15名则综合贡献达到合计274点,15只个股贡献沪深300近一半的涨幅。结构特征更为鲜明的科创50指数年内39.6%的涨幅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和寒武纪就贡献了205点。创业板指数44.6%的涨幅中,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际旭创和新易盛贡献了563点。大盘成长行情高度聚集化特征与美股“七巨头”现象类似。

科技算力板块上涨背后源自产业逻辑和业绩的支撑。算力事关AI发展主导权,随着AI浪潮持续演绎,海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大算力资本开支。北美四大云厂商2024年资本开支达到2283.43亿美元,同比上涨54.85%。全球算力规模持续扩张背景下,算力芯片巨头英伟达成为AI时代“卖铲人”,股价和业绩持续向上突破。AI浪潮在美股发酵的同时,逐渐映射到A股。AI算力产业链中,“易中天”等国内科技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光模块、PCB等细分领域深度绑定海外算力巨头。因此,A股算力科技企业股价上涨背后,是产业逻辑和业绩的持续验证。今年上半年,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光模块企业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达128%,仍维持在较高增速水平。





三、展望:基本面与股市行情有望扩散

借鉴过去两轮牛市,基本面的改善会渐变扩散。回顾12-15年的这轮牛市,尽管该时期整体盈利增速趋缓,但科技板块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浪潮,基本面率先回升。相较之下,价值板块整体盈利并未有起色,直至央行突然降息,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宽松下,市场对金融地产等价值板块的基本面预期才得以扭转。19-21年牛市同样类似,科技产业链尤其是硬件端盈利回升明显,此后在稳增长政策发力下,顺周期板块盈利逐渐修复。同时,新能源产业也迎来爆发期。

对应股价表现看,牛市中期价值类行业阶段性补涨。随着基本面改善的扩散,股价走势呈阶段性特征:牛市前期,基本面先改善的行业往往涨幅大;而牛市中期,随着基本面改善的扩散,价值类行业补涨;阶段性平衡后,优势板块再度领涨。具体而言:12-15年牛市中,科技行业领涨,随后价值板块开始补涨;15/01-15/06科技主线再度回归。再看19-21年牛市,牛市初期各行业普涨;20/02-20/07期间,基本面更优的消费和科技领涨市场;20/10-21/02牛市中期,价值行业阶段性补涨;市场风格阶段性再平衡后,产业周期向上的新能源成为牛市主导行业。

这次科技大趋势不变,关注风格可能阶段性再平衡。24/09以来的这轮行情始于宏观政策导向转向抗通缩,但中长期看促转型仍是关键;叠加AI浪潮引领下科技产业周期向上,因此科技依然是本轮行情的主线。不过25/04以来科技板块涨幅已较为显著,借鉴过去两轮牛市经验,牛市中期价值板块或存在补涨机会。具体而言,关注以下领域:一是地产,政策决心强大,近期北上深等核心城市调整限购政策,楼市基本面已出现积极变化,股价已经调整5年、估值低的地产有重估潜力。二是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白酒指数已经下跌5年,股息率回到高位,性价比凸显;叠加股市行情回暖对促消费也有积极作用,或推动低估消费板块上行。三是券商,股市行情回暖,成交明显放量,中报券商净利润同比已经回升,未来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且金融创新业务将拓宽券商营收。







风险提示:历史表现不一定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