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软银集团再次成为全球科技投资领域的焦点。据海外媒体报道,软银计划裁减全球愿景基金团队近20%的员工,将资源转向创始人孙正义在美国的大规模人工智能(AI)投资。这一决策背后,是孙正义对AI领域的豪赌——‘星际之门’计划,该计划拟在未来数年内投入5000亿美元建设全新AI基础设施。
愿景基金裁员,资源转向AI投资
据报道,愿景基金目前在全球拥有逾300名员工,本次裁员数量可能达到60人。这一决策与软银近期公布的财报形成鲜明对比。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的第一财季,软银集团净利润达约29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成功扭转了去年同期的亏损局面。其中,愿景基金成为盈利最大驱动力,季度内实现48亿美元的价值增长,为软银贡献了几乎全部的利润。
那么,为何在投资业绩向好时,软银却选择裁员?外媒分析认为,孙正义的算盘是将更多资源从愿景基金这种广泛投资于各类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老方式’投资机器,转移到人工智能领域,即‘星际之门’计划。
星际之门计划:5000亿美元的豪赌
‘星际之门’计划旨在建设全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除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建设施外,大量资金将投向尖端AI芯片、算法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孙正义的‘初心’依旧——坚定高风险高回报模式,要‘赌’就‘赌’大的。
然而,这一豪赌并非没有风险。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烧钱。孙正义通过管理约658亿美元资产的愿景基金2期,已向OpenAI投资97亿美元,并围绕核心资产芯片设计公司Arm制定了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战略。软银还收购了芯片企业Graphcore和Ampere Computing,并入股英特尔和英伟达,旨在构建涵盖芯片、数据中心和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资金筹措困难,项目进度滞后
尽管软银当前持有约270亿美元的现金,但与AI领域所需资金相比,仍显不足。孙正义找到了OpenAI、甲骨文等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星际之门’计划。然而,项目进展并不顺利。
今年初宣布计划时,OpenAI和软银表示将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达到5000亿美元。但据外媒报道,首批到位的资金仅为450亿美元,剩下的钱需要从新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及多种债务融资中获得。软银集团将承担财务责任,这意味着后续几千亿美元的资金仍需软银‘找钱’‘搞钱’。
此外,项目的两大主导方软银集团和OpenAI在合作的关键条款上存在分歧。OpenAI甚至已经绕开软银,与其他数据中心供应商签订了大单。截至今年七月底,该项目尚未落实任何一个数据中心计划,仅设定了一个更保守的目标——在年底前建立一个小型数据中心,地点可能在美国俄亥俄州。
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AI产业的竞争
如果说筹钱难和进度问题还有可能在未来被解决,孙正义在AI豪赌上的最大‘死结’,是该项目的本质是要再工业化美国,并压制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这一政治色彩浓厚的项目,让孙正义和软银集团面临巨大的道德危机和市场风险。
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曾投资过众多中国优质科技或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等。然而,参与‘星际之门’计划意味着软银可能不得不出清中国业务,这将对其长期利润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中国的AI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崛起势头强劲,岂是‘星际之门’一个项目能阻挡得了的?
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异军突起已经给硅谷和华尔街的所有人好好‘上了一课’。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被认为可以与美国最先进的模型相媲美,但成本却大幅降低,对美国AI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多极化世界下的科技博弈
孙正义在‘星际之门’计划上面对的‘死结’,再次提醒所有关注全球科技发展和中美关系的人:在多极化不断演进的世界里,科技早已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引擎,而是一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地缘政治地位的象征。
孙正义所豪赌的AI,是在如此博弈背景下的AI。其胜算几何?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豪赌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产业的格局和未来走向。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