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5万亿ETF市场狂飙突进,隐忧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09-22 03:04:56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券商中国


ETF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规模接连突破3万亿、4万亿、5万亿整数关口,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背后,一些隐忧正逐渐浮现,值得市场各方高度警惕。

ETF市场狂飙突进,规模屡创新高

ETF市场的发展势头可谓势不可挡。继2024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后,今年ETF规模又接连迈过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大里程碑。截至最新数据,全部上市ETF规模已达到5.31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58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2.4%。ETF产品数量也达到1306只,较年初增长267只,覆盖了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跨境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产配置选择。

在ETF市场的蓬勃发展中,一些基金公司抓住了行业机遇,ETF管理规模不断攀升。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均超过8000亿元,成为行业领军者。同时,ETF产品中涌现出一批规模巨无霸工具,如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规模高达4141.39亿元,其他产品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以及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1000ETF和易方达基金旗下创业板ETF等规模也均超过千亿元。

隐忧渐显,市场需警惕潜在风险

然而,在ETF市场耀眼的数字背后,一些隐忧正逐渐显现。近期,市场中接连出现ETF成份股股价大幅震荡、指数成份股流动性不足、同质化产品扎堆扩容、高波动产品风险评级与实际风险不匹配等现象,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以港股市场为例,部分ETF成份股的大涨大跌引发了市场热议。如山高控股单日大跌76%,药捷安康近一周振幅高达275.69%。这些公司均是一些热门百亿ETF的重要成份股。值得注意的是,药捷安康在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后,其股价在短期内出现了翻倍涨幅,而国证指数官网却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这导致跟踪该指数的ETF在短期内被动买入数亿元药捷安康股票,对ETF净值造成了影响。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在基金风险评价结果中将高波动性ETF设置为中等风险等级,这与跟踪指数的实际波动性不匹配。例如,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今年已经实现翻倍涨幅,但与其挂钩的ETF却被设置为R3风险等级,与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拥有同等风险等级,这显然不够科学和合理。

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不足成瓶颈

在ETF行业高歌猛进的发展浪潮中,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然而,透过这一繁荣表象不难发现,产品布局中仍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不少发行方陷入“简单重复”的怪圈,缺乏差异化创新,导致部分产品在底层资产、跟踪标的、策略设计等核心维度高度趋同。

以科创债ETF为例,全市场共有24只科创债ETF跟踪深证、中证和上证的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最新总规模达到1667.47亿元。然而,这24家基金公司却在3只同质化明显的指数中竞逐,凸显出科创债指数的创新不足。此外,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至今2个月仍全面亏损,最大亏损达到0.64%。这反映出在信用债市场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科创债ETF的集体建仓对市场价格造成了冲击。

除了同质化竞争外,ETF市场还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当前ETF市场指数工具供给不足、创新型产品稀缺,导致投资者扎堆涌向行业主题ETF。而宽基指数ETF虽因波动相对平缓的特性本应是长期配置的重要选择,却已出现明显的资金赎回迹象。这反映出市场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不足,无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求。

完善生态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面对ETF市场发展中的隐忧和挑战,市场各方需共同努力完善生态建设。首先,指数公司和基金管理人应加强对成份股流动性、股价波动性、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管理,确保ETF产品的稳健运行。其次,基金公司应提高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销售的产品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同时,基金公司还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差异化、创新型的ETF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配置需求。

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ETF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生态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ETF市场才能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 对:王锦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