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集体回调,三大指数均呈现下跌态势。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0.92%,创业板指下跌1.16%。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9万亿,较前一日小幅放量,显示出市场活跃度依然较高。
在个股表现上,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2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而下跌股票数量则超过4100只。板块方面,互联网服务、文化传媒、教育板块涨幅居前,而煤炭行业、电池、钢铁行业、化肥行业、能源金属、航运港口、贵金属、有色金属板块则跌幅较大。

今日A股市场延续了调整态势,沪指更是走出了日线三连阴的行情,并且跌至30日线附近,4000点似乎渐行渐远。有投资者不禁感叹:“开始怀念4000点收费站了。”在牛市中,调整也是正常现象,关键问题是调整要持续多久?
好消息是,种种迹象表明,三连阴之后,阶段调整可能渐入尾声。
回顾2024年9月以来的市场走势,沪指出现三连阴的情况其实较为罕见。上两次三连阴还要追溯到9月2日至9月4日、9月12日至9月16日(13日、14日休市)。当时,由于热门股寒武纪等上冲过猛,加之一些其他短期利空因素影响,在科技股的杀跌下,市场经历了短暂调整,沪指那时主要围绕3800点区间做盘整。其后的行情我们也看到了,在短暂休整后市场又重新恢复活力,沪指突破4000点关口后连续刷新十年高点。
而从11月14日冲高4034点后,沪指时隔两个月又陷入三连阴调整。这次整固,会复制9月“三连阴”后企稳的规律吗?

从消息面上来看,近三日市场走低其实没有太多外界利空因素。要找原因的话,主要是市场本身的原因:一方面,沪指到了4000点关键整数关口,面临整固需求,前期积累的获利盘有兑现意愿,导致抛压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近期市场缺乏明确且具有号召力的主线热点,资金难以形成有效聚集,热点轮动速度加快且持续性不足,市场赚钱效应有所减弱。部分个股震荡加剧,也说明目前阶段市场仍有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市场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从成交量来看,今日市场小有放量,这意味着在调整过程中,有资金开始尝试入场布局。同时,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出现护盘迹象,对指数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A股“下有托底”仍是构筑市场信心的重要基石。

综合来看,尽管沪指出现三连阴,但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下跌,整体走势仍然健康。
另外,临近年末,各大券商正在提前召开2026年年度策略会或发布年度报告。从目前主流观点来看,无论内资卖方研究还是外资投行,对明年A股仍报以积极态度。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2026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MSCI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100,较当前有14%的上涨空间。
王宗豪认为,创新领域的发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财政持续扩张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充足、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金流入将继续支持市场。不过,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像今年这样大幅提升估值倍数,预计2026年股价表现更多将由盈利驱动。他预计,中国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将增长10%,由反内卷措施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所拉动。
东方财富陈果策略团队指出,2026年对中国股市趋势依然乐观,微观增量资金流入有望持续增强,可关注三个预期差: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中国AI进展有望超预期,中美扩大“务实合作”有望超预期。同时也要关注新的波动风险点,尤其是美国再通胀与AI应用商业化的赛跑。总体来看,2026年牛市继续已是一致预期,但注意驾驭波动,把握好节奏与结构变化是影响超额收益的胜负手。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看看今日盘面其余热点:
半导体利好不断,寒武纪午后最大涨幅超过3%
半导体持续走强,寒武纪午后最大涨幅超3%,晶晨股份午后一度强势上涨15%,中微公司涨超5%。

消息面上,11月存储芯片涨价潮愈演愈烈,三星11月交付的32GBDDR5服务器内存条合同价较9月暴涨60%;闪迪大幅上调NAND闪存合约价,涨幅高达50%,直接导致创见、宜鼎国际等模组厂暂停出货重新评估报价。
另外,华为官宣将于11月25日14:30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华为Mate 80系列、Mate X7及多款全场景新品。业内预期华为Mate 80系列或将首发搭载全新的麒麟9030芯片。
AI应用板块走高
AI应用板块走强,福石控股20CM涨停封板,美登科技涨超20%,视觉中国涨停封板。
消息面上,蚂蚁集团今日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首批上线三大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灵光开眼”,支持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
此外,据媒体报道,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谷歌将于今年年底推出下一个主要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3.0。另有内部人士形容,新模型“极其惊艳”,预计将在编码和多媒体内容生成方面实现重大改进。
中信证券指出,国产算力链业绩弹性巨大,潜力尚未充分挖掘。模型和应用侧亦有望迎来局部爆发机遇,看好AI全面赋能下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及AI广告、AI Agent、AI视频生成、商业化自动驾驶等落地速度较快的AI应用赛道。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叶峰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