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科技类ETF四季度承压调整,市场风格切换与投资策略解析

时间:2025-11-19 22:20:42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大科技板块的持续调整何时能够到位?近期市场风格明显偏向价值,成长股表现偏弱,股票型ETF也随之显著分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多只机器人主题ETF在四季度以来跌幅超过14%;此前表现强势的科创人工智能等主题ETF也位列跌幅榜前列。



科技股的持续回调与传统价值股的回暖,使得“市场风格是否切换”成为投资者热议的焦点。那么,科技类ETF在现阶段是否还值得配置呢?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科技板块长期成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但短期内仍处于调整通道,投资者在选股时需更加审慎。对于泛科技类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可以采取逐步逢低布局的策略。

科技类ETF领跌市场

四季度以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成长板块波动明显加大,仅创新药、新能源等少数板块表现尚可,而前期狂飙的人工智能等核心科技板块则持续调整。

从调整幅度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科创板三大宽基指数在四季度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科创50指数下跌9.19%,科创100指数下跌8.16%,科创200指数下跌6.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47%,沪深300指数下跌1.56%。不过,得益于前三季度的强势行情,科创50指数年内仍涨超37%,科创100指数、科创200指数年内涨幅更是超过45%,带动多只科创人工智能主题ETF年内收益仍保持在40%以上。

涨得快,回撤也大。今年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大,跌幅最大的也属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板块。多只机器人主题ETF在四季度以来跌幅超过14%,多只科创人工智能ETF跌幅超过13%,其他泛科技类ETF如游戏、智能驾驶、半导体等主题ETF也跌幅居前。A股科技板块回撤之际,美股亦现震荡——纳斯达克100指数同期下跌1.34%。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科技板块的调整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二季度以来科技股涨幅较大,机构获利了结意愿增强;二是资金流动至防御性板块,科技板块持续面临流出压力;三是受美股科技股下跌的联动影响,叠加市场对国内科技政策短期见效信心不足。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也认为,四季度以来科创类ETF出现显著调整,这主要受到市场风格切换、估值修复以及外部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市场风格是否切换

随着众多科技类ETF等成长风格基金的回调,传统价值风格近期相对走强。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煤炭、能源、稀有金属等主题ETF领涨全市场,最大一只涨幅超过11%。

与此同时,市场关于“成长转价值”的讨论升温。受访人士表示,本轮成长风格自去年9月启动已持续约一年,但现在就给风格转换下定论,显然还为时过早。

据记者了解,四季度风格反复属常态,年底资金更加注重安全边际,低估值价值板块会阶段性获得资金青睐。从估值表现来看,目前科创50指数PE(TTM)在152倍附近,科创100和科创200指数均在200倍以上。科技板块的高倍数或已令部分资金却步。

科技股连日回调,“AI泡沫”的议论随之升温。不过,多位投资人士将其视为短期多空博弈,对AI板块中长期表现依旧乐观。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科技板块成长逻辑未改,短期波动仅是高位正常震荡,对板块长期趋势仍持乐观态度。”蜂巢基金投研团队表示,坚定看多AI板块的核心逻辑如下:一是对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后续突破保持乐观;二是科技巨头稳健的营收与现金流,足以支撑AI基建及大模型研发投入,随时可能出现爆款应用等新突破;三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远未达到泡沫水平。

“在牛市中成长风格通常更具优势。11月缺乏政策与业绩催化,加之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偏高,促使资金暂时流向低估值价值板块避险。然而,当前价值板块并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本面与宏观基础。”曾方芳表示。

短期调整行情下的投资策略

那么,大科技板块的调整还要持续多久?此时科技相关ETF是否更加值得配置?

华宝基金基金经理曹旭辰认为,当前科技板块相关产品相对承压。由于10月下旬出现了一轮GTC(英伟达GPU技术大会)行情,所以判断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或许还不够,指数级别的布局机会或在11月底才逐步出现。

韩玮表示,按过往规律,待明年二季度年报行情落幕、市场开启新一轮风格切换时,科技板块才有望回调到位。不过,其间如果出现重大政策刺激或重大科技成果突破,也会刺激科技股提前调整到位。投资者若打算抄底科技股,须保持谨慎,避开年报业绩可能爆雷的个股。

曾方芳认为,科技板块作为长期投资主线,仍具备政策与产业基本面的坚实支撑。但在当前市场缩量、承接力偏弱的背景下,上方筹码压力较大,短期难以实现有效突破。建议采取分批布局策略,以平滑波动风险。

谈及未来投资方向,曹旭辰表示,依旧看好泛科技ETF方向。反转虽不会即刻到来,但当前位置性价比显现,投资者或可逐步介入。

曹旭辰补充称,以机器人为代表的AI应用还在迭代,爆品节点还需等待,明年或迎来关键拐点。中长期看,泛科技板块仍然是市场当之无愧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