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快手电商危机:立案调查、辛巴退网与业绩失速下的突围挑战

时间:2025-09-29 08:54:05 来源:青橙财经 作者:青橙财经



作者丨青沐

编辑丨六子

2025年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快手全资子公司“成都快购”启动立案调查,直指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乱象。同日,“网信中国”发布消息称,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对快手平台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等处罚措施。双重监管压力下,快手电商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作为快手核心业务板块,电商曾是其高速增长的引擎。然而,今年8月快手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显示,电商GMV增速已从往年的30%以上跌至17.6%,核心增长动能明显放缓。更雪上加霜的是,平台头部主播辛巴在8月18日直播中第五次宣布“退网”,留下过亿粉丝的空号与深陷“致癌卫生巾”争议的辛选品牌。

电商业务遭立案、头部主播退网、GMV增速下滑,快手电商正陷入一场关乎生存的“突围战”。当“流量霸主”光环褪色,快手的增长神话是否已走到尽头?

01
「立案调查撕开“信任电商”假面」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规模迅速扩张,但平台治理滞后、商家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头部平台之一,快手深陷其中。

9月19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官网通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立案调查。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

监管部门指出,直播电商行业存在交易主体多元、法律关系复杂、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行为屡禁不止,社会反映强烈。据天眼查信息,成都快购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法定代表人杨远熙为快手集团高级副总裁,也是平台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该公司主要负责运营“快手小店”,提供供货商、服务商入驻等服务。


*图源天眼查

同日,“网信中国”发布消息称,快手平台因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问题”,被采取约谈、限期整改、警告等处罚措施。监管“双杀”下,快手合规防控体系的薄弱暴露无遗。

事实上,这并非快手首次受罚。2024年底,快手因短视频内容违法被行政处罚;近期又因未经许可传播《德云斗笑社》《长相思》等节目,被广东、重庆两地高院判赔合计8910万元。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平台公信力,更在直播电商领域引发深远影响。

直播电商的核心是“信任经济”,用户下单源于对主播、平台和品牌的信任。然而,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5日,涉及“快手”的投诉近24万条,其中大量用户反映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退货难、虚假宣传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例如,有消费者投诉称:“在快手直播间购买的手串与展示完全不符,收到的是塑料假货,直播间承诺假货赔偿一万元,但申请退款时被快手官方强行扣款。”此类行为不仅侵蚀用户信任,导致购买力下降,更可能使品牌方合作态度趋于谨慎,优质资源流失,进一步加剧电商业务困境。

一旦形成“信任崩塌—用户流失—品牌撤离—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快手电商的商业价值将大幅缩水。

02
「头部生态“去辛巴化”阵痛」

监管压力之外,快手电商的头部主播生态也面临挑战。

8月18日,停播多日的辛巴在快手直播中宣布:“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工作,正式退出直播行业。”这是辛巴第五次宣布“退网”。


*图源互联网

辛巴是快手电商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2016年入驻快手,2018年开启直播生涯,仅三个月后单场成交额便突破亿元。2019年“双11”销售额超21亿,被誉为“快手电商第一人”。此后,辛巴直播间和“818家族”长期占据快手电商GMV的重要份额。

然而,辛巴近年来多次“宣布退网”又“高调复出”,引发公众质疑。据报道,这已是辛巴第五次退网,此前曾在2020年4月、6月,2021年3月,2023年11月因不同原因宣告退出,但均以复出告终。

此次辛巴以身体原因为由退网,并清空个人账号内容,仍引发猜测。一方面,辛选旗下自营卫生巾品牌“棉密码”深陷致癌风波,退网是否为以进为退策略存疑;另一方面,有爆料称辛巴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虽然后来发文辟谣,但仍侧面印证着某种隐形焦虑。

对快手平台而言,辛巴退出带来的阵痛不容忽视。

一则,快手电商的流量仍高度依赖头部主播IP。尽管内部已形成“去辛巴化”共识,但尚未找到替代性解决方案。8月,快手推出“超级宠粉节”活动,旨在扶持腰部主播,但效果尚未显现。

二则,大主播退场可能导致用户忠诚度流失。作为“老铁经济”的代表,快手受此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三则,辛巴多次退出又复出,背后体现的是快手的战略“考量”。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辛巴能够反复用退网、复出的方式获利,恰恰是快手有所纵容所致。头部主播稀缺,成为快手不得不纵容的根本原因,但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互联网有记忆,主播生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快手电商的可持续发展。若辛巴再度回归,快手是否还有条件为其买单,值得质疑。

03
「巨头夹击下陷突围困境」

监管压力和头部主播风波背后,外界对快手电商的质疑声达到顶点。但快手真的无法有效管控吗?答案是否定的。

快手近年来在AI布局和技术审核上投入大量资源,但内外境遇仍使其面临困境。

从内部看,今年上半年,快手实现营收676.54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9.9%。两项指标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放缓,营收增速从2021年同期的42.8%一路回落。


*图源快手科技2025中期报告

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是快手收入占比最高的板块,二季度收入达197.65亿元,同比增长12.8%,但未达到市场研究机构披露的15%平均增速。

直播板块二季度收入100.44亿元,虽然签约机构和主播数量同比增长超20%和30%,但收入增速仅为8%,变现难度进一步加大。


*图源快手科技2025中期报告

电商业务二季度GMV达3589亿元,同比增长17.6%,但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此外,电商业务整体贡献度不足,仅归入“其他服务”板块,核心指标未做进一步展示。

从市场看,竞争加剧也是快手面临的现实问题。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巨头在商品种类、供应链、售后等方面仍具优势;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通过算法和内容营销强势崛起;新兴平台和细分领域直播也在吸引新生代群体。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抖音月活用户规模突破10亿,同比增长12.3%,快手为5.73亿,同比增长4.8%。2024年,抖音电商GMV约为3.5万亿元,快手仅为1.39万亿元,竞争处于被挤压状态。

内外双重挤压下,快手面临成长困境:过去依赖流量扩张的模式已触及天花板。

当监管环境收紧、内容生态治理、商业模式创新等系统性难题出现,快手在电商领域的困境,或许不是单靠技术或局部业务调整所能解决的。

快手需要用技术重构人与人的连接,完成价值转型,而非被算法与流量反噬。但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