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停诊,公立医院扩张受限引关注

时间:2025-11-21 15:17:15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作者:数字财经智库

近日,一则关于“亚洲最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停诊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猜测,连如此规模庞大的公立医院都开始缩减规模,是否意味着公立医院的日子愈发艰难?然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西院区停诊:政策调控下的无奈之举

据了解,11月20日,郑大一附院西院区正式停诊。作为郑大一附院五个院区之一,西院区是最新的一个院区,投资高达5.83亿元,设有600张床位,去年7月才正式开诊,运营仅一年多便宣布停诊。

那么,西院区为何会停诊?难道是因为患者数量不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极为旺盛。郑大一附院作为河南医疗的龙头,患者络绎不绝,现场人山人海,生意火爆。



实际上,西院区停诊是政策调控的结果。根据相关规定,省级医院分院区数量不应超过3个。因此,郑大一附院不得不舍弃一个院区,最终形成了一个主院区加三个分院区的格局。

郑大一附院:扩张之路与现状

过去几年,郑大一附院经历了疯狂的扩张,规模庞大,堪称中国医院的“巨无霸”。2025年上半年,郑大一附院床位数达到13810张,而排名第二的华西医院仅有4900张,差距悬殊。高峰时期,郑大一附院日接诊量超过5万人次,年收入超过200亿元。

只要政策允许,郑大一附院仍有继续扩张的潜力,毕竟河南拥有近1亿人口,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郑州。然而,这种扩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大医院扩张:虹吸效应下的基层困境

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停诊,并非因为日子难过,反而是因为其发展过于顺利。然而,这种顺利却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头部医院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患者纷纷涌向大医院和省城医院,导致中小医院患者流失,面临亏损困境。



类似的情况在河南并不罕见。2024年10月,数十名医护人员在新乡第四人民医院门口拉横幅讨薪,公开表示工资被拖欠8个月。这一事件折射出基层医院在头部医院虹吸效应下的生存困境。

限制大医院扩张:必要性与影响

有人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好,扩大规模对患者有利。然而,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如果让大医院无序扩张,必然会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带来三大恶果:

一、提高普通老百姓的看病成本。虽然异地报销比例有所提高,但患者去外地看病仍需承担更高的成本,包括等床位、开房、亲人陪护等生活开销。



二、造成其他医院被迫“追级扩床”,恶性循环。近年来,很多基层医院经历了基建潮,大肆扩张。个别医院因盲目扩张导致负债累累,每月9成收入用于还债,仅剩1成用于发工资,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三、当发生大型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资源薄弱将带来严重后果。这也是国家一直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扩大基层医疗建设的重要原因。

结语:医疗资源平衡是未来趋势

郑大一附院停诊一个院区,对基层医院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大医院扩张时代确实要结束了,让医疗资源更加平衡,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