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华润三九股价下跌24%净利,100亿理财背后商誉高企引关注

时间:2025-09-23 18:27:35 来源:尺度财经 作者:尺度财经

文 | 杨万里

“贵司股价跌跌不休...建议贵司董事会增加回购动作”。2025年9月10日,互动易平台显示某投资者向华润三九公开喊话,希望公司能够稳定市场股价。这一诉求反映了市场对华润三九股价表现的持续担忧。

8天后,华润三九抛出一份重要公告,宣布拟耗资100亿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非投资者期待的股票回购。这一决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华润三九账上货币资金为64.0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2.64亿元,二者合计接近100亿元。公司一次性拿出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既被部分市场人士称赞为“精打细算”,也引发了“不思进取”的质疑。

回顾历史财报,过去四年华润三九热衷于理财投资,但从理财获得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均低于1.6%。这表明,理财收益对公司整体盈利的贡献相对有限。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热衷购买理财并非支撑业绩的最优选项,关键在于主业的经营表现。2025年上半年,华润三九的业绩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净利润同比下降24.31%,这是近五年来中报首次出现利润下滑。下半年能否完成预设的“业绩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相比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华润三九或许更应专注于主业发展,扭转净利润下滑的趋势,提升资本市场价值,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热衷购买理财,投资收益占比甚微

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2025年9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不含珠海华润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三九的流动资产为271.8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64.0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2.64亿元。经计算,本次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金额占流动资产比重达36.79%,且超过了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合计金额(96.72亿元)。



华润三九一次性拿出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超过了账上的现金储备,显示出公司对后续现金流流入的信心。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8.26亿元,同比增长21%,这或许是公司敢于大手笔投资理财的底气所在。

观察华润三九的历史数据,公司长期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那么,理财产品对业绩的影响程度如何?

2021年至2024年,华润三九的投资收益分别约为3385.91万元、4462.13万元、1823.71万元、3112.4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39%、1.51%、0.49%、0.68%。由此可见,理财获得的收益波动较大,且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均低于1.6%,对盈利端的影响有限。

对于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公司称此举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部分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金收益水平。然而,市场投资者对此解释似乎并不满意。在一些投资者社区,不少投资者吐槽:“有钱买理财,为何不回购稳定市场?”

投资者吐槽的背后,是华润三九股价年内累计跌幅超过17%的现实。股价下跌的同时,公司业绩也出现下滑,上半年净利润下降24%,这引来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积极并购,商誉高企,上半年净利下降24%

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相比购买理财产品,医药主业务才是华润三九业绩的重要支撑。

围绕医药主业务,华润三九进行了多次并购重组。自2012年以来,公司相继完成了澳诺制药、昆药集团、天士力等10余项并购交易。

2022年5月,华润三九宣布拟以29.02亿元拿下昆药集团控制权;2024年8月,公司宣布拟以约62.12亿元价格收购天士力28%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目前,三家公司已形成清晰的差异化定位:华润三九以CHC(自我诊疗)为核心业务,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业务,昆药集团以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为核心业务。收购公司的业务与华润三九自身的业务形成协同,成为公司主要业绩的支撑。

然而,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并购交易使得华润三九的处方药业务增长亮眼。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公司处方药收入同比增长100.18%,毛利率同比增加11.3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

另一方面,并购也使得华润三九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商誉。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商誉金额为70.45亿元,占净资产比重为33.01%,仅天士力一项商誉就高达19.21亿元。如果被收购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减华润三九当期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华润三九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形。公司实现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4.9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下降24.31%。



从财报观察来看,公司占比较重的传统业务——自我诊疗(CHC)业务下滑是重要原因。2025年上半年,华润三九自我诊疗(CHC)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17.89%,毛利率同比下降3.06个百分点。上半年,自我诊疗(CHC)业务的收入占当期营收比重达53.98%,贡献了一半以上的营收来源,因此对华润三九的业绩影响较大。

从市场情况来看,导致CHC业务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营销模式效果不佳等。在当前OTC市场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新增用户获取成本持续抬升的背景下,华润三九主打的营销+产品模式正在接受考验。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39.39亿元,同比增长18.94%,销售费用率达26.6%。其中,市场推广费和商业推广费占据了大部分,商业推广费用同比增长96%至5.6亿元。销售费用,特别是商业推广费用的增幅与营收的增幅形成了较大差距。

此外,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华润三九曾表示:“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净利润将匹配营收增长水平。”但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看,要想实现上述“业绩目标”存在一定挑战,关键看下半年的业绩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7日,国金证券分析师将华润三九2025年归属净利润预测由37.89亿元调整至30.10亿元,预计同比下降11%,理由是“考虑到公司内生业务短期承压,昆药及天士力仍处融合周期”。

一边是核心业务短期承压,另一边是较高的商誉值压顶,华润三九能否完成2025年预设的“业绩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自己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