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A股突发利空:盘中跳水超4200家下跌,节前退潮还是见底信号?

时间:2025-09-23 18:24:07 来源:看财经show 作者:看财经show

上周笔者提示的风险已逐步应验: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后,本周A股市场因节前资金取现需求加剧调整。今日开盘虽借英伟达与OpenAI合作利好短暂冲高,但随即遭遇抛压,沪指一度下跌1%,个股表现惨烈,超5000家个股下跌,市场呈现明显退潮特征,题材股与垃圾股成为重灾区。



节前资金抢跑,博弈月底低吸机会

本次节前调整因资金提前抢跑而提前启动,若牛市逻辑未变,月底或现资金低吸布局节后行情的契机。当前市场博弈焦点在于:节前抛压释放后,资金是否会回流支撑反弹。

波动率指标调整,量化策略承压

昨日发布会首提波动率指标,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波动率下降虽符合监管“慢牛”诉求,却对量化策略构成直接利空——其超额收益高度依赖市场波动。同时,监管层明确不会兜底垃圾小盘股,今日微盘股指数崩坏趋势显著。

笔者认为,此轮调整更多是小票估值泡沫破裂与节前抛压共振的结果。回顾历史,微盘股自去年2月流动性危机以来已多次崩盘,但并未阻碍A股题材炒作热情。尽管认可本轮牛市后小票可能步入长期调整(类似核心资产近年表现),但根本原因仍是自身泡沫,而非管理层导向。股市运行自有规律,若政策能主导趋势,过去数年熊市期间政策频出,市场亦未转牛。

警惕“科技股叙事”陷阱

发布会提及科技股比重后,市场出现“管理层引导资金流向科技股”的解读。此逻辑实属牵强——当前科技股本就处于牛市阶段,市值比重提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若科技股泡沫破裂,市值占比自然回落,管理层不可能强制维持比重。参考美股经验,科技股长牛需依赖全球需求、低内卷供给与稳定商业模式。若国内产业一拥而上导致产能过剩,结局将与新能源牛市无异。

警惕此类宏大叙事,其本质是洗脑散户接盘,对投资决策无实际意义。

今日重磅消息解析

  • 英伟达与OpenAI千亿美元合作引爆市场
    美东时间9月22日,英伟达与OpenAI宣布签署战略合作,计划打造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部署数百万块GPU训练下一代AI模型。英伟达承诺最高投资1000亿美元,首个1GW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采用Vera Rubin平台上线。按每1GW对应500亿美元支出计算,10GW项目总规模达5000亿美元,远超甲骨文此前4.5-5GW的体量。尽管市场质疑其“左脚踩右脚”的扩张模式,但英伟达股价仍创历史新高,收涨3.9%。


  • 工信部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领域,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为科技股提供长期政策支撑。


  • 美联储官员泼冷水,降息空间受限
    据财联社报道,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均表示,在通胀仍偏高背景下,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博斯蒂克明确反对年内更多降息,凸显货币政策分歧。

盘面回顾与风险提示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8%,创业板指涨0.21%,港股恒生指数跌0.74%,恒生科技指数跌1.44%。市场成交额放量至2.51万亿,超4200家个股下跌。分行业看,银行、煤炭、电力设备等防守板块领涨,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计算机等行业领跌。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