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A股银行板块逆势走强,42家上市银行中40只个股飘红,板块指数单日涨幅达1.28%。这场由高分红驱动的行情背后,是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总额突破2300亿元的强力支撑。
据《国际金融报》统计,自半年报披露以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沪农商行、长沙银行、苏农银行、民生银行和常熟银行率先完成权益分派,五家银行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7.61亿元。其中,沪农商行以每股0.241元(含税)的派息率,单家派发23.24亿元居首;长沙银行每股派息0.20元,总额达8.04亿元。
从整体数据看,17家银行累计分红金额达2353.13亿元。六大国有行延续“大手笔”风格,合计派发中期红利2046.57亿元,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领跑全行业。值得关注的是,招商银行首次宣布将于2026年1-2月派发中期分红,分红比例达净利润的35%;长沙银行、宁波银行等6家城商行/农商行亦实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高分红策略正在重塑银行股的投资逻辑。”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包金刚指出,中期分红机制使股东能更及时分享经营成果,传递出银行稳健经营的积极信号。数据显示,银行板块算术平均静态股息率已回升至4.3%,而市净率(PB)仅0.61倍,隐含着较高的权益回报空间。
市场表现印证了这一判断。9月23日当天,南京银行以4.78%的涨幅领涨板块,盘中一度涨超5%;厦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涨幅均超3%。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二季度以来资金面波动对板块的影响逐渐增强,配置型资金开始青睐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绝对收益空间正在显现。
在已实施分红的银行中,常熟银行于9月8日率先派发中期红利,每股派息0.15元,总额4.97亿元;民生银行和苏农银行分别于9月16日、19日派发59.54亿元和1.82亿元。光大银行则在上证e互动平台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10月审议中期利润分配预案,预计在2026年春节前完成股息发放。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中期分红行列。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股的市场估值,更能强化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回报。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指出,当前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已反映市场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但高分红带来的确定性收益正在吸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入场。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中半数个股涨幅超1%,板块整体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包金刚强调,中期分红机制的普及将改变银行股“重融资、轻回报”的旧有印象,随着分红频率和比例的提升,银行股有望从传统的周期板块转型为稳定收益类资产,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绝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