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体育产业遭遇AI技术革命,橙狮体育用'AI+体育'模式重构行业价值链,这家曾被视为阿里边缘业务的公司,正在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马吉英
见习记者 李晓天
编辑|马吉英 见习编辑|张昊
图片来源|受访者
'85后'穆旸的职业生涯堪称阿里系成长样本:2008年通过'明日网商大赛'进入阿里实习,从阿里学院到B2B业务,再到优酷OTT业务负责人,最终在2019年接手当时年营收不足3亿的阿里体育(现橙狮体育)。这位非体育科班出身的CEO,用6年时间将公司年营收推上10亿台阶。
'每个决策都要是当下最优解。'穆旸的办公桌上摆着两块特殊铭牌——记录着两个因经营不善闭馆的体育中心核心失误。这种'前车之鉴'的警示方式,源自他对'失误'的零容忍态度:'作为CEO,一个战略失误可能让团队半年努力付诸东流。'
2015年借政策东风成立的阿里体育,到2019年已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剧变下,穆旸团队面临两难选择:关停止损或证明业务价值。'当时公司估值10亿美元,但A轮融资后始终找不到健康增长模式。'最终他们选择后者,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开启数字化突围。
2020年推出的AI运动小程序成为转折点。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人体骨骼的技术,开发出俯卧撑计数、平板支撑计时等功能,并嵌入钉钉运动生态。'我们在钉钉运动上已有超1亿用户,日活突破千万。'穆旸透露,这段经历得益于他在优酷期间积累的流量运营方法论。
'看盒马门店陈列就知道什么是标准化。'穆旸将新零售经验移植到体育产业,建立赛事办赛手册和场馆运营SOP。以CUBAL联赛为例,手册详细记录从饮用水配置到地贴数量的每个细节,使得'浙BA'等新赛事90%流程可直接复用。
场馆标准化更体现在硬件层面:全国统一羽毛球馆地胶样式、灯光布置标准,篮球馆地板铺装规范。穆旸的'暗访'习惯让标准化落地更有保障,'发现回龙观场馆用旧地胶发霉,当场要求全部更换。'
但标准化之路充满学费。北京回龙观场馆因未考虑北方集中供暖能耗,实际毛利率不足5%,远低于20%的立项预期。'线下场馆是辛苦钱,投资回报周期长,但我相信健康产业的长期价值。'
尽管今年前8个月实现'月入1亿',穆旸仍保持危机感。办公室书架上的《曼巴精神》与科比语录'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形成奇妙呼应——这位阿里最早到岗的CEO,经常半夜回复员工邮件。
'AI将重构体育产业的生产关系。'他推动'体育+AI'战略,正是担心错过技术革命。看着国内体育公司普遍靠卖服装盈利的现状,他思考如何像海外同行那样通过顶级赛事IP建立品牌壁垒。
'就像阿里养着饿了么备战外卖市场,我们也要为体育产业的风口做好准备。'在阿里巴巴聚焦主业的当下,橙狮体育的75家线下场馆和AI技术储备,或许正是下一个十年突围的关键筹码。
'企业一号位必须具备顶级脑力。'穆旸的办公室里,这句话与科比自传共同构成他的管理哲学。当被问及未来十年目标时,他指向窗外:'体育产业的AI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