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近期,台风天里一些大厂坚持运营的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我们不禁要问,大厂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领军者,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在台风肆虐的日子里,当多数企业选择停工以确保员工安全时,某些大厂却依然坚持运营。员工们冒着恶劣天气上班,甚至在高速路封路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厂区。这种“不同寻常”的坚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人认为,大厂作为国家工业的脊梁,肩负着赶超发达国家、对抗敌对势力的重任。如果因为台风这种“小事”就停工,那么我们的发展步伐岂不是会受到影响?
然而,这种观点也引发了质疑。万一敌对势力利用台风等自然灾害作为“武器”,频繁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不利条件,我们该如何应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反思:企业是否应该将员工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
“敌对势力”的实力一直是个谜。在需要强调团结时,他们被视为微不足道;在需要寻找借口时,他们又被描绘得阴险狡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人文关怀,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的责任。
有人认为,“停工是安全保障”、“居家是人文关怀”等观点,是敌对势力送来的糖衣炮弹,旨在瓦解我们的斗志。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员工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对于大厂而言,他们下的“大棋”中,员工往往只是“棋子”。这些“棋子”需要在和平年代冒着生命危险上班,用血汗铸就大厂的光荣与辉煌。然而,这种光荣与辉煌真的只属于大厂和它们的“厂长”吗?
从理论上讲,员工得到了报酬。但这种报酬与他们付出的伤病、生命风险以及自由相比,真的对等吗?大厂是否在假装自己不是资本,而实际上却在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
此外,大厂的产品虽然广受消费者追捧,但价格并不亲民。消费者为了“争口气”支付了高额溢价,但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是高质量的产品还是只是满足了一种虚荣心?
如果大厂上层的奢华生活来源于底层的付出,那么他们与那些“万恶的资本”又有何本质区别?毕竟,就连“万恶的资本”也知道在台风天要放假啊!
难道大厂们下的这盘大棋,就是要比“万恶资本”更“万恶”,以后大家同样都不停工吗?这种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当一个人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时,他往往容易忽视具体的疾苦。哪怕这种疾苦就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然而,套用《潜伏》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没有人情的政治是不能长久的。同样地,没有人情的经济也一样无法持久。
如果企业连最起码的人文关怀都没有了,连最基本的生命价值都不敬畏了,那么它又怎么可能长久发展呢?不为员工着想的企业,又怎么可能为消费者着想?不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又怎么可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大厂之所以成为大厂,最大的道理就是忽视员工的生命安全、不顾消费者的权益,那么这样的“大厂”就是失败的。
如果失败的大厂能成功地长期存在下去,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是失败的。因为小民的升斗之计、大厦的砖瓦之微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
这个道理希望大厂们能明白也希望所有企业都能明白:只有关注员工安全、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向在台风天坚守岗位的大厂“致敬”了——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而致敬,而是希望他们能真正理解责任与担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