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领域,云计算行业长期被视为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与时间沉淀的赛道。然而,AI大模型的爆发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的崛起便是典型案例。
2020年6月,火山引擎以边缘玩家身份切入中国公有云市场。彼时,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已占据超80%市场份额,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但短短五年间,火山引擎凭借AI技术范式变革实现弯道超车。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火山引擎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市场份额达49.2%,首次超越百度智能云与阿里云总和。这一成绩背后,是AI技术从底层硬件竞赛向应用落地与商业化的范式转移。
AI应用时代:Tokens调用量成为核心指标
进入2025年,AI大模型竞争进入深水区。LLM技术突破速度放缓,ChatGPT 5等迭代产品未达预期,行业焦点转向应用落地。IDC预测,AI算力将在2025年迎来“训推”拐点,商业模式从技术竞赛转向价值共享与产业落地。
这种转变对云计算厂商提出新要求:Tokens调用量取代算力规模成为核心指标。作为模型推理的基本单位,Tokens消耗量直接反映模型实际应用能力。2024年中国两次AI应用爆发均伴随Tokens量激增,其背后是模型性能提升与价格下降的双重驱动。
火山引擎正是抓住这一机遇,以49.2%的Tokens市场份额领跑行业。2024年其营收突破110亿元,增速超60%,远超行业30%的平均水平。作为MaaS(模型即服务)领域后来者,火山引擎通过技术迭代与商业策略创新,正快速缩小与第一梯队的差距。
技术突围:全栈工具矩阵破解落地难题
尽管AI应用前景广阔,但落地仍面临技术门槛高、成本昂贵等挑战。普华永道调查显示,88%企业计划增加AI预算,但真正实现跨场景应用的Agent仅占19%。火山引擎通过四大策略破解这一难题:
1. 数据平台升级:针对多模态数据年均30%的复合增长率,火山引擎推出多模态数据湖与向量数据库,提升数据利用率。例如其向量数据库支持十亿级向量检索,延迟控制在毫秒级。
2. 模型能力突破:豆包大模型家族已覆盖文本、图像、视频等全模态。2025年9月发布的Seedream 4.0图像模型支持4K生图与多图融合创作,经测评在主体一致性等指标上媲美谷歌Nano Banana。
3. 全栈开发工具:构建覆盖Prompt优化、Agent开发到部署的全链路工具矩阵。其扣子开发平台支持零代码创建AI应用,已孵化超10万个Agent。
4. 价格策略创新:2024年5月率先掀起大模型降价潮,2025年3月将批量推理服务费用减半。豆包大模型1.6采用区间定价,80%企业需求场景下综合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
这些策略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5月,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达16.4万亿次,月均超500万亿次。其客户覆盖全球Top10手机厂商中的9家、超五成985高校及70%系统重要性银行。
生态壁垒:闭环优势构建增长飞轮
面对MaaS市场竞争加剧,火山引擎依托两大核心优势构建护城河:
1. 规模效应:作为字节跳动技术中台,火山引擎可复用集团内部海量用云需求,通过削峰填谷降低边际成本。这种模式与谷歌、阿里等巨头类似,均通过规模化摊销实现薄利多销。
2. 生态闭环:字节跳动形成“AI基础设施+大模型+AI应用”的完整生态。高性能基础设施降低模型训练成本,领先模型吸引更多客户,客户数据反哺模型优化,形成正向循环。2025年其Token消耗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正是这一生态优势的直接体现。
MofCloud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云计算市场将以18.3%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随着深度思考模型与视觉推理技术成熟,AI应用将带动更大规模的Tokens调用。火山引擎通过“高MFU(机器利用率)+低定价”策略打破成本壁垒,用“全栈工具+多模态模型”降低开发门槛,正在将AI云计算能力从巨头特权变为企业标配。
*题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