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振涛
万亿规模大行“换帅”引发市场关注!9月28日,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原党委书记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该职务。同日,广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王凯请求辞去董事、副董事长、行长等职务。据媒体报道,按照过往高管配置惯例,林朝晖或将接任行长一职,但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核准。
广发银行股权结构显示,其大股东为中国人寿。2006年,中国人寿携手花旗集团、国电集团和中粮集团,出资242.67亿元认购重组后的广发银行85.5888%股份,其中中国人寿持有20%股权。2016年,中国人寿进一步增持,以233亿元收购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持有的23.69%股份,持股比例升至43.69%,成为单一大股东。此后,广发银行高管团队多来自中国人寿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王凯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资金营运部副总经理及总经理,2020年5月起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2021年1月接替尹兆君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及行长。彼时,广发银行曾表示,王凯的进出口银行背景有望推动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然而,在担任行长4年多后,王凯因工作调整离职,广发银行也未能在其任期内完成上市目标。
接替者林朝晖同样来自中国人寿体系,其金融履历丰富,曾任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24年1月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并兼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据媒体报道,林朝晖在建行任职期间注重养老服务与金融科技发展,曾推动北京分行全辖400家网点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并推进安防物联管理平台试点建设。其接任后,或为广发银行在相关领域带来新突破。
作为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中未上市的两家之一,广发银行的IPO进程备受关注。其上市计划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2011年正式启动“A+H”同步上市计划,由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担任辅导机构。然而,受外资与中资股东战略分歧及股权结构复杂影响,上市计划被搁置。2016年,中国人寿成为单一大股东后,虽解决内部分歧并补充资本,但广发银行仍错过最佳上市窗口期。2017年年中,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
201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但受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等问题影响,进展缓慢。2021年5月,由中信证券辅导的IPO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上市进程再次陷入沉寂。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中国人寿集团提出“333战略”,明确打造三大新上市平台的目标,广发银行作为集团旗下唯一未上市的银行板块,或被纳入战略规划。此次林朝晖接棒,加之大股东战略支持,广发银行IPO进程能否重启引发市场遐想。
林朝晖接任后,需直面广发银行业绩下滑与内控合规双重挑战。从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广发银行全年营业收入为692.37亿元,同比下降0.63%;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降4.58%。营收构成中,利息净收入496.51亿元,占比超70%,较2023年下降2.7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9.74亿元,下降7.43%;其他非利息收入86.12亿元,同比增长27.48%。尽管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显著,但占比偏低,难以抵消主要营收项目的下滑。
拉长时间线,2020年至2024年广发银行业绩波动明显,营收增速分别为5.52%、-6.98%、0.33%、-7.2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79%、26.53%、-11.15%、3.16%。不过,其资产规模保持扩张,2024年末总资产达3.64万亿元,同比增长3.70%;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6%、11.65%、9.67%,较2023年有所提升。
内控合规方面,广发银行2025年频收罚单。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9日,广发银行及相关分支机构合计收到31张处罚单,其中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6670万元高额罚单,涉及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违规等问题。2025年以来,广发银行被罚金额超8000万元,远超2024年全年1000多万元的处罚规模。此外,7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启动对广发银行的自律调查,原因是其在债券发行过程中涉嫌“引导价格”。
新人新气象,林朝晖接任后,能否带领广发银行突破业绩与内控合规双重挑战,重启IPO进程?市场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