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反内卷浪潮下:需求侧的挑战与经济政策新动向

时间:2025-09-18 03:13:43 来源:伍戈经济笔记 作者:伍戈经济笔记


核心观点:

1. 相辅相成。‘反内卷’不仅针对企业无序竞争,更被视为扭转宏观价格趋弱的重要手段。但近期相关品类价格经历短期上涨后再次回落,需求侧的未来走向成为关注焦点。

2. 从历史角度看,化债政策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和城投企业的流动性,实现‘防风险’目标。然而,化债期间基建投资需求往往走弱,对‘稳增长’形成一定制约,这解释了今年政府发债与基建投资趋势的背离。

3. 与以往不同,财政支出理念正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今年以来,民生支出进度加快,而基建支出进度明显放缓。‘投资于人’虽有利于长期经济发展,但对短期总需求的扩张效果有限或滞后。

4. 展望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继续放缓,化债压力犹存。提前下达部分明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成为必然。当前实现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压力介于去年和前年之间,逆周期政策力度也有望相应调整。

正文:

‘反内卷’政策旨在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同时也被视为扭转宏观价格持续趋弱的重要抓手。然而,近期尽管供给约束预期增强,但‘反内卷’相关品类的价格在经历短期上涨后再次回落。这引发了关于需求侧未来走向的深入思考:如果需求侧依然关键,其未来将如何演变?

图1. 反内卷:重供给,还是重需求?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商品包括生猪、汽车、螺纹钢、焦炭、水泥、氧化铝、多晶硅、碳酸锂等。

一、当化债持续

从历史经验来看,化债政策有助于阶段性改善地方政府和城投企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实现‘防风险’的目标。然而,在化债期间,基建等投资需求往往走弱,对‘稳增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特别地,本轮化债伴随着地方融资平台的出清,目前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城投企业有息负债基本零增长。这些因素共同解释了今年以来政府发债与基建投资趋势的背离。

图2. 发债与基建为何背离?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发债为政府债净融资(剔除用于化债)占GDP比重。

二、当‘投资于人’

与以往不同,财政支出的理念正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相应地,今年以来各类民生支出的进度不断加快,而基建类支出的进度则明显放缓。‘投资于人’虽然有利于更长期的经济发展,但对短期总需求的扩张效果相对有限或存在滞后。

图3. ‘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投资于物’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中基建相关支出;‘投资于人’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相关支出及‘以旧换新’等补贴。

展望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继续放缓,预示着后续化债压力仍然存在。因此,‘提前下达部分明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成为必然选择。当前,实现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压力似乎介于去年和前年之间,因此逆周期政策的加大力度也有望相应调整。

图4. 逆周期政策将如何?


风险提示: 预期非线性变化。

【作者】

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经济预测冠军。

俞涛、高童:长江证券研究员。

【近期研究】

1. 2025年9月7日

2. 2025年8月27日

3. 2025年8月17日

4. 202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