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2025年国庆长假尾声,金融圈突传噩耗:78岁的中国证券业教父管金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逝世。这位亲手缔造新中国首家股份制券商万国证券、又在327国债事件中折戟的传奇人物,用78载人生书写了中国资本市场最跌宕的篇章。
据公开信息,管金生晚年担任上海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但当人们追忆这位证券巨擘时,目光总会穿越时空,回到他执掌万国证券的峥嵘岁月。
在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万国证券是座无法绕过的里程碑。1947年生于江西清江贫寒之家的管金生,凭借法语专长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后转行金融领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斩获法学与工商管理双硕士。
图源:罐头图库
1988年7月18日,在改革开放关键节点,管金生受命创建新中国首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这家承载制度创新使命的机构,以雷霆之势改写行业格局:垄断早期沪市股票承销、布局全国营业网络、参与上交所交易规则制定,到1994年已掌控上交所70%A股交易量,与申银、海通并称"沪上证券三巨头"。
管金生因此与阚治东、张国庆等并称"中国证券教父"。但极速扩张埋下的隐患,在1995年那个改变命运的夜晚集中爆发。
这场震动中外金融市场的风暴,源于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在高通胀背景下,财政部国债到期时的"保值贴息"成为多空博弈焦点。以万国证券为首的空方认为贴息率将维持8%,而多方代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公司则预期高位。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宣布按148.5元兑付的公告,彻底击碎空方防线。面对数十亿亏损,管金生在交易最后八分钟做出惊世决策:1056万手卖单如洪水倾泻,将价格从151.3元砸至147.5元,涉及面值2112亿元的交易量远超国债240亿元发行规模。
图源:罐头图库
当晚10点,上交所宣布最后八分钟交易无效,锁定万国证券56亿元亏损。1996年万国与申银合并,管金生因贪污挪用公款罪获刑17年。2015年他公开反思:"若放下骄傲向监管奔走,或许能扭转乾坤。"
2003年出狱后,管金生开启学术与商业的双重探索:历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研究员、樟树新七星实业首席顾问、上海交大南洋金融研究院院长。2016年,69岁的他再创九颂基金,次年获得私募管理人牌照。
这家注册资本1500万元的机构,选址上海证券交易所旧址旁的浦发银行大厦(原万国证券大厦)。股权结构显示,管金生持股82%,团队核心成员熊文辉持股14%。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0-5亿元,全职员工8人,专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投资。
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投资版图显示,九颂基金累计出资超20亿元,参与星河动力12.7亿元B轮融资、重庆九颂智元10亿元AI产业基金等项目。2020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7.36万元,净利润-93.67万元,折射出私募股权投资的长周期特性。
当前私募股权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2023年投资交易额跌至十年低点,资金向半导体、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三大赛道集中。九颂基金总经理熊文辉接棒后,需面对优质项目稀缺、退出渠道收窄等挑战。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IPO退出承压,协议转让和企业回购成为主要退出方式,S基金重要性凸显。在管金生离世后,九颂基金能否延续其投资理念,穿越行业周期,将成为这位证券教父传奇人生的最终注脚。
图源:罐头图库
从万国证券到九颂基金,管金生的人生轨迹恰似中国资本市场的缩影。这位证券教父用78载春秋,见证了市场从混沌到规范、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全过程。他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更引发对资本市场深层规律的持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