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年首个公布社保缴费基数省份:新疆调整详情

时间:2025-09-18 14:02:07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作者:数字财经智库

2025年,全国首个公布社保缴费基数的省份正式亮相——新疆。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而言,社保基数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每月的缴费金额。

9月16日,新疆人社部门正式发布《关于调整2025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根据通知,2024年新疆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448元,较2023年的8332元上涨1.4%。这一涨幅相较于前几年明显放缓,2021年至2023年,新疆全口径平均工资涨幅分别为9.27%、7.56%和8.54%。



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参保人员的缴费金额。以2025年新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例,下限为5068.8元(即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个人缴费比例为20%,每月需缴纳1013.76元,较去年增加13.92元。



对于企业职工而言,若工资低于或等于缴费基数下限,则按8%的缴费比例计算,每月需缴纳405.5元,较去年增加5.6元。若工资高于缴费基数下限,则按实际工资计算,但不得超过缴费基数上限(即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

从数据来看,2025年新疆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幅度较小,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负担影响有限。这一现象并非新疆独有,全国多省份的社保基数调整趋势均有所放缓。

全口径平均工资的计算方式,是导致社保基数调整幅度变化的重要原因。该数据由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和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加权计算得出。2024年,新疆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3.6%,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2.6%,而全口径平均仅增长1.4%。

相比之下,全国其他省份的情况更为严峻。例如,2024年山东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0.9%,私营单位增长0.2%;四川非私营单位增长0%,私营单位增长1.7%;湖南非私营单位增长0.2%,私营单位增长0.4%。若按照新疆的计算方式,这些省份的全口径平均工资涨幅可能更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届时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或将保持不变或下调。



事实上,在新疆之前,已有多个省份公布了全口径平均工资数据,但多为医保部门发布,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尚未正式公布。例如,河北2024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071元,同比下降7.1%;内蒙古为8179元,同比增长0.91%。



往年,社保缴费基数通常在6月至8月公布,但2025年延迟至9月,主要原因在于社保基数已接近增长临界点。过去几年,社保基数经历了高速增长,以新疆为例,2020年至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涨幅高达88.8%。北京同期涨幅也达到显著水平。



若继续保持高增长,可能导致部分人群因缴费压力过大而选择断保。2024年11月,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指出,社平工资逐年上调加重了缴费负担,成为部分低收入人群断缴的重要原因。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真相:高收入人群的工资涨幅通常高于低收入人群,无形中拉高了平均工资水平,进而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缴费压力。例如,某企业高管年薪增长10%,而普通员工仅增长3%,但社保基数的调整却基于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

基于此,预计未来几年社保缴费基数的涨幅将保持低位,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一趋势不仅符合当前经济形势,也有助于缓解低收入群体的缴费压力,维护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