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近日,千亿市值企业汇川技术(300124.SZ)旗下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股票代码:301656.SZ)正式启动IPO申购,计划登陆创业板。此次发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不仅因其关联交易占比一度接近三成,更因招股书与控股股东信披数据存在差异,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也备受质疑。
作为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合动力主要产品涵盖电驱系统、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公司拟募资4.86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数字化系统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报告期内(2022—2024年),联合动力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营收从50.27亿元跃升至16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9.39%;净利润则从-1.80亿元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9.36亿元。然而,业绩高增背后,约三成营收来自关联交易,前五大客户贡献七成收入,且今年上半年主要大客户业绩下滑,导致公司增速放缓。
招股书显示,IPO前汇川技术持有联合动力94.51%股权,实控人朱兴明通过汇川技术间接控制公司。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龙头,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元,朱兴明父女若此次IPO成功,将再获一个上市平台。
报告期内,联合动力关联交易金额持续攀升,2022—2024年分别为9.61亿元、19.68亿元、44.49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9.11%升至27.50%。关联交易对象主要为常州汇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联营企业)和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中,2022年超九成关联销售来自苏州汇川,公司解释称,因业务重组后部分客户定点名录转移需过渡期,导致关联交易占比偏高。
尽管联合动力表示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且随定点名录转移完成,关联销售占比已显著下降,但市场仍对其客户集中度过高表示担忧。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比例超七成,主要客户包括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等头部整车厂。
联合动力业绩激增离不开大客户支持,但今年上半年多家大客户业绩增速放缓,部分甚至出现负增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营收同比增速均值从50.40%降至24.81%,其中理想汽车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仅16.64%,今年上半年更是出现-1.99%的负增长。
广汽集团、宇通客车等大客户业绩同样承压,2024—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持续下降。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虽营收保持增长,但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22%、-9.78%。受此影响,联合动力订单数量同比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向理想汽车交付产品数量同比增长33.80%,远低于2024年的178.27%。
招股意向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联合动力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1.08%、92.91%,较2024年的72.74%、403.55%明显放缓。公司预计今年1—9月营收同比增速为30.62%~44.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1.05%~57.26%,增速或进一步下滑。
除业绩可持续性外,联合动力信披质量也引发关注。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公司招股书与汇川技术年报存在多处数据差异。例如,在建工程“常州汇川二期”项目中,2022年期末及2023年新增金额方面,联合动力披露数据与汇川技术年报存在出入。
此外,联合动力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与汇川技术半年报数据也存在差异。在对同行可比公司威迈斯专利数量披露方面,联合动力招股书(注册稿)最初数据与威迈斯年报不符,后虽在招股意向书中修正,但仍暴露出信披严谨性不足的问题。
作为中介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国泰海通年内均有被罚记录。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信永中和在为恒信玺利、中泰化学提供审计服务时存在未勤勉尽责问题,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深交所也多次对信永中和采取监管措施,指出其在IPO项目中存在未充分核查研发投入、收入确认等违规情形。
国泰海通作为中鼎恒盛IPO保荐机构,因未充分关注重大内控缺陷、财务信息可靠性等问题,被深交所给予通报批评处分。在联合动力IPO关键期,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受质疑,无疑为公司上市之路增添不确定性。
(全文约3700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