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4日,A股市场上的闻泰科技(600745.SH)连续两日遭遇“一字”跌停,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动荡让公司15万股东措手不及,心情跌入谷底。
此次风波的核心,是闻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在荷兰遭遇的一系列变故。安世半导体,这家源自荷兰的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近期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事件起因: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
9月30日,荷兰经济部突然宣布,冻结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关联主体的资产,为期一年。这一决定如同晴天霹雳,让闻泰科技措手不及。紧接着,10月1日,安世半导体内部发生“叛变”,公司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启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查。
荷兰法庭未经详细审理,便直接下达了临时令,暂停了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和CEO职务,并将其股份托管给“独立第三方”。10月7日的法庭审判更是进一步限制了闻泰科技的权力,张学政被正式停职,荷兰方面任命了一名拥有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同时99股股份被托管,闻泰科技仅保留1股。
至此,闻泰科技暂时丧失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治理权和投票权,仅保留了经济收益权。
荷兰行动背后的双重动机
荷兰为何会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荷兰此举是在配合美国的“50%关联规则”。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修订了《出口管理条例》(EAR),新增了“关联方规则”。根据该规则,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其持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将受到出口管制。闻泰科技早在2024年12月就被列入实体清单,且对安世半导体实现了100%控股,因此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实际上是在落实美国的这一规则。
其次,荷兰此举也是为了支持其发起的欧洲“半导体联盟”。9月29日,欧盟所有成员国签署了半导体联盟宣言,旨在“加强和振兴欧洲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该联盟由荷兰发起,意图将安世半导体纳入欧洲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从而巩固其在欧洲半导体领域的主导地位。
操作细节:蓄谋已久的发难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选择在中国国庆假期期间发难,显然是蓄谋已久。趁中国各部门和企业休假难以即时应对之际,挑国庆这样的重要节日动手,既能达到其目的,又能极大恶心中国人。
闻泰科技的坎坷转型路
闻泰科技近年来的发展颇为坎坷。公司过去主要从事电子产品ODM(贴牌代工)业务,但该业务近年遭遇瓶颈,毛利率持续下滑。为了转型,公司发力半导体业务,斥资超330亿元收购了安世半导体。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荷兰飞利浦集团的半导体标准产品部门,拥有60多年历史,在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领先,尤其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其产品被全球主流车企广泛应用。
为完成收购,闻泰科技大量举债和股权融资,导致商誉高企。尽管如此,公司仍帮安世半导体还清债务,实现“零负债”,并在欧洲扩产,5年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税收。
安世半导体对闻泰科技的重要性
然而,尽管闻泰科技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安世半导体仍被荷兰直接“抢夺”。这一事件对闻泰科技的影响巨大。安世半导体上半年实现收入78.25亿元,净利润12.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3%、17.05%。可以看出,安世半导体贡献了闻泰科技近三分之一收入,和全部的净利润。可以说,目前安世这家全资子公司,对闻泰科技影响巨大。
事件警示:海外资产风险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A股上市公司若拥有大量海外资产,特别是所在国配合美国政策的海外公司股权,可能存在潜在风险。闻泰科技的遭遇,无疑为其他有类似情况的企业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