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券商与公募机构集体取消监事会,行业治理结构迎来新变革

时间:2025-10-15 08:23:27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

近期,金融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变革:多家券商与公募机构相继宣布取消监事会。10月13日,中金公司与申万宏源同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不再设立监事会,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以来,已有东兴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券商“组团”取消监事会,同时,华夏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公募机构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据了解,此次行业动向与监管要求密切相关。随着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监事会的职能逐渐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产生重叠。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并适应监管要求,这些机构选择取消监事会,转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相关职责。

中金、申万宏源同日跟进取消监事会

10月13日,中金公司正式宣布,自《关于不再设立监事会并修订的议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公司将不再设立监事会。现任监事将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监事会相关制度文件也将同步废止。同时,公司同意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同日,申万宏源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宣布公司拟不再设置监事会,转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

从更长时间线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自9月以来,已有东兴证券、国盛金控、东方证券、国信证券、长城证券、华安证券、西南证券、浙商证券等多家机构宣布不再设置监事会。在公告中,部分券商明确表示,监事会职责将由公司审计委员会承接,同时废止监事会相关制度。

同期,公募机构也纷纷采取行动。9月30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不再设置监事会和监事职务,转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9月17日,方正富邦基金也宣布撤销监事会,免去4名监事职务,并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相关职责。而在7月,英大基金也已采取了类似举措。

就相关举措的具体考虑,部分机构在回复媒体时表示,本次调整主要依据新《公司法》等最新法律法规进行,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取消监事会,助于提升行业公司治理水平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认为,券商与公募机构取消监事会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使监督机制更加集中高效;二是提高运营效率,减少管理层级,加快决策速度;三是适应监管要求,降低管理成本。他同时指出,这种变化对公司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一行业动向与监管安排直接相关。202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的相关过渡期安排。其中明确提到,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若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监事的,应当在2026年1月1日前,在公司章程中明确选择监事会、监事或者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构。若选择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则应当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并不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余丰慧进一步表示,相关规定旨在通过简化和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来提升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整体治理水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相较于传统监事会具有明显优势:其成员通常由独立董事组成,保证了独立性;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使得监督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和直接;负责审查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体系,能更专业地评估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也指出,监事会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存在监督职能重叠问题。取消监事会有助于推动董事会专业化运作,强化董事会核心地位,加强董事会对公司整体运营的监督和把控。同时,审计委员会成员需具备财务、审计背景,整体专业性优于传统监事会成员,能更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

整体来看,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调整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提升行业整体的公司治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防范金融风险。未来,这项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要真正落实好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