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基层单位越级汇报现象解析:为何成为职场新常态

时间:2025-10-15 21:13:47 来源:识局 作者:识局


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越级汇报初体验:小刘的困惑

小刘最近遇到了一个让他颇为烦恼的问题。每当他准备向科长汇报工作时,科长却总是让他直接去找处长汇报。这对于刚上岸不到两年、深受“规矩”教育影响的小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小刘的观念里,体制内的工作更应遵循层级分明的汇报制度。初进单位时,他因讲规矩而获得了不少好评。然而,记不清从哪次开始,他第一次给处长面对面汇报了工作,此后科长便频繁要求他直接向处长汇报,越级汇报的次数也逐渐增多。

二、不同处长的态度差异

那时的处长似乎并不太在意汇报者的身份,只要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因此,尽管小刘内心有所纠结,但也没有人批评他“不守规矩”,他也就这么过来了。

然而,去年新来的处长却给小刘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体验。当小刘第一次按往常那样敲开新处长的门时,迎接他的是一副冰冷的面孔。

“你是你们科室的负责人?”新处长冷冷地问道。

小刘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还没等他解释,新处长就摆摆手说:“让你们科长来。”

三、科长的安排与小刘的困境

新处长规矩意识较强,这让小刘意识到以后必须更加注意汇报方式。然而,科长却依然坚持让他越级汇报。

“没事,你直接去找处长,年轻人要多往领导那里走啊!”科长的话让小刘犯了难。他知道科长明年就步入“内退”阶段,心思早已不在单位上,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琐事。

“县官不如现管”,小刘最终只能听从科长的安排,硬着头皮再次敲开了处长的门。

四、越级汇报的普遍性与成因

看到小刘进门,处长面露不悦,小刘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行,你说吧。”处长无奈地说道。好在小刘准备充分,工作汇报还算过关。

与同事聊天时,小刘发现越级汇报在基层单位几乎已成常态。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层老龄化严重,许多中层干部再进一步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他们选择能躲则躲;二是近几年入职的年轻干部普遍素质较高,简单讲就是“指望得上”。

五、年轻干部成长的新路径

小刘认为,与其费尽心思激发老中层的活力,不如提前给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哪怕职位暂时是个“空头支票”,哪怕没到升职年限,也可以通过成立内设机构、委任年轻干部为负责人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大展拳脚,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