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田羽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一位重量级选手——被誉为“新能源国家队”代表的岚图汽车。
近日,岚图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背靠东风汽车集团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即将迎来独立面对资本市场的关键考验。
过去三年,岚图凭借销量稳步增长及2025年前7个月首次实现盈利的业绩,向市场讲述了一个充满潜力的新能源故事。但上市如同一面放大镜,企业的优势与短板都将被置于投资者审视的聚光灯下。
时间回溯至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重要转折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比亚迪、五菱汽车和特斯拉年销量齐齐跨过10万辆大关,电动车市场从“尝鲜”阶段正式迈入“放量”期。
在这一背景下,岚图汽车应运而生。作为东风汽车集团筹备两年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从诞生之初便被赋予双重使命:既要推动集团新能源转型,又要彰显“新能源国家队”的技术实力。
岚图的前半程表现可圈可点。2021年起,岚图陆续推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和岚图知音四款车型,覆盖SUV、MPV、轿车三大品类,成为国内产品布局最完整的新能源车企之一。其中,主攻MPV市场的岚图梦想家自2023年起销量多月位居新能源MPV品类月度冠军。
数据层面,岚图汽车2022年至2024年销量分别为1.94万辆、5.03万辆和8.01万辆,2025年前七个月销量达6.67万辆。毛利率从2022年的8.3%上升至2024年度的21%,2025年前七个月小幅提高至21.3%。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60.52亿元、127.5亿元和193.6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15.38亿元、14.96亿元和9045万元,2025年前7个月则录得盈利4.34亿元。
然而,细究扭亏为盈的背后,政府补助扮演了关键角色。2025年前7个月,岚图政府补助高达6.03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2亿元翻了5倍。而同期除税前盈利仅为4.73亿元,这意味着若没有政府补助,岚图仍难以实现盈利。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虽在情理之中,但过度依赖补助也反映出岚图自身造血能力尚有不足。
销量表现上,岚图与头部新势力仍有差距。2024年,岚图曾喊出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最终仅完成80116辆。2025年前7个月,岚图销售6.67万辆,而蔚来、小鹏、理想同期销量均超过13万辆,小米和问界更是突破18万辆。
更棘手的是,作为定位高端的品牌,岚图单车售价却呈现下滑趋势。2022-2024年及2025年前7个月,单车平均售价分别约为27.75万元、24.36万元、22.93万元、22.09万元。这一趋势反映出岚图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面临挑战。
此外,岚图的付款压力也不容忽视。2025年前7个月,岚图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亿元显著改善。但资产负债表显示,经营现金流改善背后,应付款项大增是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底,岚图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96.9亿元,较2023年末多出20多亿,是2022年底的两倍以上。2025年7月底,这一数据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79亿元,8月底更是飙升至110.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主流车企曾于6月陆续作出对供应商付款的“60天账期承诺”,中汽协也提出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尽管岚图披露对主要供应商的信贷期均为60天以内,但其贸易应付款项的周转天数依然高达141.2天。这种偏差足以引起重视。
虽然岚图产品线丰富,但真正撑起销量的始终是梦想家。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梦想家在新能源MPV市场的销量稳居全国第二。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7月,岚图累计卖出217030辆车,其中梦想家贡献120867辆,占比超过55%。这意味着岚图的“发展”本质上是一款MPV在独挑大梁。
为寻找新的增长点,岚图将目光投向了与华为的合作。2024年1月,岚图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深度合作。今年7月,搭载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5的岚图FREE+上市,以21.99万至24.99万元定价切入20-30万元SUV市场。8月即实现“开门红”,以5239辆的销售成绩跻身细分市场前列。
这款车的爆点在于搭载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配备192线激光雷达等29个传感器,支持全场景泊车与高速领航功能,还有鸿蒙座舱5实现语音多意图交互、手机应用无缝流转及超级桌面联动,几乎是一整套“华为全家桶”智能生态。
然而,这份“红利”可能并不长久。早在4月份,据财新报道,华为计划和东风集团合作打造一个全新品牌,模式类似华为与广汽集团合作的华望汽车。市场传闻,双方共同打造的首款车型或将定位中高端智能全尺寸SUV,计划于2026年上市,或成为华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车型之一。
这意味着东风和华为真正深度绑定的“亲儿子”,很可能是即将面世的新品牌,而非岚图。届时,华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可能面临分流,岚图在集团内部获取华为核心技术支持的优势可能减弱。
站在上市门槛上,岚图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一方面要降低对单一车型和政府补助的依赖,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准定位,在与华为的合作中获取更多价值。
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只认可实力。对岚图而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这家“新能源国家队”能否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交出满意答卷,一切都需要用未来的业绩来说话。
参考资料:
财新《岚图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5年前七月盈利》
速途网《岚图汽车冲刺港股IPO:需要一个新的「梦想家」》
车圈能见度《岚图赴港上市:拥抱华为,能否破局“缺爆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