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4人团队一年打造2.5亿美金估值,AI会议笔记黑马Granola如何征服市场

时间:2025-10-20 03:08:50 来源:虎嗅APP 作者:虎嗅APP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陈伊凡、李一飞

编辑|苗正卿

头图|Chris领英账号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的AI原生创新栏目,本文为系列第26篇深度报道。

2024年,一家名为Granola的初创公司凭借极简主义理念与精准用户定位,在AI会议笔记领域快速崛起。这家仅4人团队的创业公司,用5个月完成A轮融资,一年后估值突破2.5亿美元,成为AI办公工具赛道最耀眼的黑马。

Granola于2024年5月正式推出产品,上线后保持每周10%的用户增长率。2025年5月完成43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2.5亿美元。资本与用户的双重认可,让这家年轻公司成为行业焦点。

作为一款专注会议场景的AI笔记软件,Granola精准切入现代职场的核心痛点:传统会议工具虽能实现实时转录,却让用户陷入“记录负担”与“思考缺失”的双重困境。会后面对冗长语音或逐字稿,用户仍需花费大量时间筛选重点。

嘉和资本CEO袁子恒指出,Granola的成功源于两大核心优势:产品创新与战略清晰。在产品层面,Granola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允许手动标注重点内容,AI自动补全上下文并生成个性化笔记;在战略层面,公司通过“ToC到To B”“工具到平台”“构建开发者生态”三步走,实现从个人工具到企业级协作平台的跨越。


极简主义破局:为何选择会议赛道?

“实时转录会让人分心,用户本应专注对话,却不得不检查转录准确性。”Granola创始人Chris Pedregal的洞察直指传统工具的弊端。会议作为职场信息密度最高的场景之一,冗长录音与琐碎整理工作正吞噬着大量注意力。

Chris敏锐捕捉到结构性机会:会议的高频刚需、明确时长、关键词触发等特征天然适合AI嵌入。2023年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浪潮,更让AI会议助手从“智能记录”升级为“增强思考”成为可能。

传统工具如Otter.ai、Fireflies等依赖机器人入会与实时转录,但存在三大隐患:

  • 隐私风险:录音上传易引发数据泄露
  • 分心体验:实时转录干扰专注力
  • 决策外包:AI主导内容排序削弱用户判断

Granola主动规避这些路径,上线前砍掉非核心功能,仅保留会后笔记生成与AI互动。用户手动记录的情绪、灵感或待办事项,与转录文本共同输入系统,由大语言模型(LLM)重组提炼,生成个性化笔记。

会后用户可直接提问:“客户反对点有哪些?”“我承诺了什么?”AI从原始语境中提取关键信息,提供上下文联动的精准回应。这种“会议无干扰,会后有洞察”的极简哲学,成为Granola的核心竞争力。

从产品设计到用户体验,Granola始终贯彻“AI增强人”的理念。这一理念快速验证了产品市场契合度(PMF),在AI会议工具赛道开辟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蓝海路径。


创始人基因:从谷歌产品经理到AI极简主义者

Granola创始人Chris Pedregal的谷歌产品经理经历,为产品注入现实洞察力。长期沉浸于密集会议的他,深刻体会到记录负担对深度思考的挤压。这种亲身经验催生了Granola的初衷:打造让人回归思考本质的会议工具。

Chris提出五条产品隐性法则:

  • 产品必须有“灵魂”:坚持核心价值不妥协
  • 保持个性化与上下文意识:生成符合用户风格的笔记
  • 深度对话建立“产品直觉”:通过用户反馈捕捉真实需求
  • 拥抱实验成本:利用少量用户测试前沿模型
  • 快速试错:保持对AI技术边界的好奇心

2024年产品上线时,团队仅4人。这种极小规模使其能迅速试错、专注打磨核心功能。例如测试“实时转录”后发现其分散注意力,果断转向“会后处理”模式。

Chris强调,小团队与用户的亲密关系避免了冗余判断。上线初期建立的“一对一深度交流”机制,甚至包括面对面沟通,帮助团队建立起独特的“产品直觉”:知道哪些功能必须坚持,哪些必须砍掉。

产品开发中采用的“点图仪表板”(dot dashboard)贯穿全年,每个点代表一次用户会议行为。团队通过分析用户笔记、提问、参会等行为数据,持续优化产品体验。

Granola 2.0版本新增自定义笔记模板、多人协作文件夹、跨文档语义检索等功能,并与Slack集成自动续写任务邮件,打通从会议到行动的链路。


Granola官网

精准冷启动:VC即用户策略

Granola的冷启动策略直击高净值人群,早期用户包含独角兽公司创始人、顶级VC合伙人与《财富》500强高管。这种选择带来双重回报:高付费意愿用户提供稳定营收,同时用户活跃度形成品牌背书,在投资圈与创业社群中自然扩散。

Chris提到的“VC陷阱”揭示传统评估模式的局限:VC常依赖数据与模型,忽视产品体验。Granola让VC成为用户,通过“确实好用”的直觉共识快速拉动融资。

自2024年5月推出以来,Granola用户基数增长5倍,每周约5000活跃用户,留存率超70%。官方博客显示,一半以上用户在第10周仍持续使用,平均每周参与6场会议,体现产品的高粘性。

产品上线后数月内完成多轮融资,部分原因在于投资人已是产品用户,天然减少尽调阻力。Granola采用订阅制收费,提供免费试用、个人版(每月18美元)与企业版(每人每月14美元),支持无限会议、团队文件夹等功能。


行业竞争与风险:AI的“方向盘时刻”

AI会议记录工具赛道竞争激烈,Otter.ai、Fireflies.ai、Supernormal等早期布局者与新入局者展开角逐。Zapier将Granola列入2025年前九名会议助手行列。

嘉和资本袁子恒指出,Cluely等竞品应用场景更广,其AI实时提示功能与会议纪要有显著差异。Granola则开发销售、招聘等20多个行业模版,如投资人访谈模版可识别投资条款,销售复盘模版可识别客户风险信号。

“我们塑造了工具,而后工具也塑造了我们。”Chris认同的技术观体现在产品理念中:理想的人机关系应是协作而非替代。Granola通过“给用户装上方向盘”,让人工智能成为增强而非干扰的力量。


对中国创业者的启示

袁子恒认为,AI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产品与增长的平衡。目前Vibe coding降低开发门槛,对用户痛点挖掘与垂直场景洞察的要求更高。他指出,部分国内创业者忽视商业模式,缺乏全局观导致执行犹豫。

对于AI会议纪要产品,袁子恒建议从用户需求、人机协同、精准度提升等角度探索垂直场景,并融入B端工具生态。他提到,Granola模式若在国内落地,可能是互联网大厂的机会,如钉钉已推出AI录音卡片。

对于AI创业者,袁子恒强烈建议做出海:海外用户付费意愿与能力更强,To B生态圈发达,创业公司易找到生态位。他目前致力于帮助AI应用出海创业者整合商业模式、人才与资源。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4049.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