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美联储降息后,美元理财投资策略与风险解析

时间:2025-09-20 03:04:37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降息后,美元理财要不要赎回?”随着美联储降息政策正式落地,美元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热议的焦点。市场对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汇率波动及长期投资价值展开激烈讨论,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新环境成为关键问题。



美元理财收益预期:短期下行,长期分化

9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上海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美元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维持在3.6%左右,但多位客户经理提示,后续收益可能进一步走低。例如,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指出:“目前短期产品收益约3.6%,但受降息影响,未来每期收益区间或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近期美元理财收益已现下滑趋势。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分析称:“过去6个月美元理财年化收益在3.66%至3.7%,结合降息及历史数据,未来可能降至3.2%至3.4%。尽管如此,这一水平仍显著高于同风险等级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工银理财一只PR2级固收类美元理财为例,其近1个月、近6个月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分别达3.87%、4.04%和4.35%,而同期全市场封闭式固收类理财平均收益仅1.66%,开放式产品为2.20%。

汇率风险:收益的“隐形杀手”

尽管美元理财收益相对较高,但汇率波动可能吞噬实际收益。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直言:“若购汇结汇成本导致亏损,且美元无其他用途,建议谨慎结汇。”社交媒体上,不少投资者分享了类似经历:一位网友购买美元日开型理财后,不仅未赚到收益,还因汇率损失“赔了夫人又折兵”。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指出,人民币升值可能抵消理财收益,甚至导致汇兑损失。例如,若投资者以7.2汇率购入美元理财,到期时汇率跌至7.0,即使产品收益为4%,实际回报也可能被汇率损失部分或全部抵消。

多维资产配置:应对利率新常态

美联储降息如何重塑美元理财格局?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分析称,降息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出美国,全球资产配置面临重构。短期理财流动性强,但利差收窄可能导致资金外流;长期债券型产品受益于久期溢价,价格上行带来资本利得;而固定利率存款则面临收益下行与再投资风险上升的双重压力。

隋东提醒投资者关注三大风险:汇率波动、利率下行及流动性限制。部分封闭式产品期限较长,提前赎回可能面临折价或无法退出。为此,陈兴文建议银行及理财机构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浮动利率债券、多元货币资产及跨市场配置比例,并推出挂钩通胀保值债券(TIPS)的结构性产品。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长期配置理念,结合QDII额度扩容与跨境理财通机制,推动境内资金参与全球资产配置。

“长远来看,构建具备韧性的多维资产组合,是应对利率中枢下移的关键。”陈兴文强调,“通过布局新兴市场高息资产与绿色金融标的,可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提升抗周期能力。”

记者 李若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