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儿童产品广告乱象:宝宝巴士、小天才接连出现擦边内容

时间:2025-10-30 15:13:19 来源:野马财经 作者:野马财经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使用宝宝巴士旗下“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广告竟跳转至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内容,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款面向儿童的知名教育类应用,宝宝巴士的广告乱象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事实上,这并非宝宝巴士首次陷入广告争议。早在去年9月,就有家长表示,自己的会员刚过期没几天,宝宝巴士儿歌APP就弹窗推送了含有露骨情节的情色视频广告。今年3月,另一位家长也遇到类似问题,孩子在玩宝宝巴士期间,突然跳出一个灰色调的擦边广告,页面中的人像女鬼般恐怖,孩子被吓得大哭,家长连续关闭四五遍才成功。

还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宝宝巴士儿歌APP开屏时跳转的第三方广告内容低俗不堪。网友截图显示,有广告页面直接打出“三女共侍一夫,每月50万生活费”的标题,画面中还有着装暴露的女士,这样的内容显然不适合儿童观看。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内容低俗,这些广告还存在关闭键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有家长称,开屏和弹窗广告的关闭键非常小,小朋友点击后不容易关闭,反而会直接跳转至下一步,引导孩子下载不明软件,或进入短视频美女跳舞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视频页面。

10月29日,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出现在APP上的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广告,此次事件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此他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日,宝宝巴士就APP出现不良广告一事发布致歉及整改声明,表示已第一时间下线了相关平台广告,并立即停止合作,同时迅速开展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针对此次广告事件暴露出公司在广告监管和审核上的问题,将进行整改优化。


图片来源:微博

然而,即便宝宝巴士积极回应并整改,仍有观点认为其不能简单甩锅第三方。“人民网评”表示,即便涉事的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广告,宝宝巴士也难辞其咎,该承担的责任也推卸不了,比如对广告的审核机制不能失灵,对问题广告的拦截责任不能缺位。

更重要的是,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这并非宝宝巴士第一次被举报涉及低俗广告。类似事件多次发生,或与宝宝巴士的商业模式有关。

官网介绍,宝宝巴士是专注打造儿童启蒙数字产品的原创品牌,累计服务全球7亿家庭用户。现已发布超过200款APP、4500多集儿歌动画、16000多期国学故事等,面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12个语言版本(中、英、日、韩、阿、法、俄、葡、西、越南、印尼、泰),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市场优势。

作为一个面向儿童的品牌,广告曾是宝宝巴士最主要的变现方式。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APP合作推广的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70%。与此同时,期内,宝宝巴士高度依赖头部的广告客户,其前五大客户分别是百度、谷歌、腾讯、北京万裕久鑫科技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其中,2020年,百度为宝宝巴士贡献的收入占其总营收的50.74%。

近日,宝宝巴士方面向《新京报》表示,如今,来源于广告的收入占比不到一成。但其也坦言,“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不接入第三方广告平台,便没有在应用市场投放曝光的资本,不投放在应用市场上就没人下载。”可见,广告虽不再是其营收支柱,却仍在公司运营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在儿童产品行业不过是冰山一角。2022年,小天才因T1儿童平板电脑部分APP含有色情、血腥、暴力等内容问题,被京津冀三地消协约谈。2024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一家长反映,10岁女孩的小天才电话手表收到好友发的污秽图文信息。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2025年10月2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智慧树、贝乐虎儿歌、儿歌多多、儿歌点点等国内多款热门儿童教育类APP中均不同程度有游戏、擦边、短剧等存在不适合儿童观看的问题广告。

有业内人士表示,儿童教育类APP时常会出现不适合该年龄段观看的广告已是行业共性问题,也困扰受众已久。这类APP的开发和运营需要资金支持,而直接向用户收费可能限制用户规模,通过接入广告,开发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维持APP的免费或低成本使用模式。然而,这类APP用户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尚未成熟。如果广告内容包含游戏、擦边信息、暴力或色情元素,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该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此次事件,行业要进行反思和调整。可以借鉴一些国家针对儿童相关的应用广告要求,比如广告内容根据年龄进行分级、面向儿童的广告实施前置审查、确保广告不含有对儿童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等,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